婴儿湿疹
中医称之为“奶癣”,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多发于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湿疹
的
症状
起初宝宝皮肤会发红、逐渐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当抚摩孩子的皮肤时,如同触摸在砂纸上。好发部位为面部、额部、头部,有的甚至到四肢及躯干,个别宝宝耳朵内也会起湿疹。
湿疹宝宝会经常哭闹,头部来回在妈妈身上蹭,或者有摇头症状,甚至用小手不断的抓挠耳朵、脸部或头部,表现为烦躁不安,甚至会影响到睡眠。
其实湿疹主要是宝宝过敏引起的,
其中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宝宝更容易得湿疹,
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1、宝宝对牛羊奶、牛羊肉、蛋类、鱼、虾、海产品等高蛋白类饮食过敏。
2、宝宝因环境过于潮湿、干燥、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或者为宝宝穿的太厚、盖的太厚出汗过多,不好散热而致湿疹。
3、宝宝接触了容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如肥皂、合成纤维衣服、花粉、尘螨等。
4、有的宝宝,因母亲进食某些食物而致敏后,通过用乳汁喂养宝宝,而影响到宝宝。
5、因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吃了很多上火的、辛辣的刺激性食物,造成宝宝胎毒过重,在分娩后经过皮表湿疹而排泄出来。
湿疹宝宝
的
日常护理有哪些?
1、室内温度不宜太高:婴儿湿疹期间,所处的生活环境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温度适宜(24~26摄氏度)室内温度不要太高,不然宝宝湿疹会痒得更难受,加重症状。
2、为宝宝选择纯棉制品衣服,不要穿化纤制品的衣服。要勤换洗衣物,宝宝的小枕头也要经常清洗,因宝宝的头部容易出汗,枕头会沾有汗液。给宝宝平时穿衣服应宽松,不宜太厚,在喂哺宝宝时不要过紧的搂抱孩子或盖被太多,避免宝宝因分泌汗液而刺激湿疹,加重瘙痒的症状。
为宝宝洗衣服时,洗涤剂必须彻底冲洗干净。
3、宝宝的皮肤卫生要做到位,保持宝宝患部皮肤的清洁干燥。
为湿疹宝宝洗脸时,应用温凉的清水洗脸,禁忌用热水、洗面奶或肥皂洗脸。为湿疹宝宝洗澡时,禁忌用沐浴露,应使用清水。水温不宜过高(37~38℃);次数不宜过勤;时间不宜过久。洗完澡之后应用柔软的棉布,轻轻擦拭宝宝的身体。
如果湿疹严重到有患处皮肤破损或局部有渗液(即渗出性湿疹形成),应禁忌洗澡,患处要根据医生嘱托,适当应用激素和消炎药治疗。有渗出性湿疹形成的宝宝,做皮肤护理时,可只针对局部未破溃处的皮肤用柔软舒适的布巾轻轻擦洗。
4、避免宝宝抓挠患部皮肤,要将宝宝指甲的剪短,保持指甲光滑、卫生。
5、如能避免接触致敏原(包括致敏食物及致敏衣物)多数病情会好转;
6、家长应严格按医生指导用药,给宝宝患部皮肤涂擦外用药,避免因用药方法错误或护理不当,而加重病情。使用激素类乳膏不当、过度清洁皮损部位、用热水烫洗等操作,会加重病情。
7、凡更换新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药物清除干净。在用新药前最好先在宝宝的皮肤上小块湿疹试涂擦,观察其效果,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使用。
8、宝宝湿疹期间,应尽量避免晒太阳。如果因新生儿黄疸过高,应根据儿科医生嘱托采取相应措施,如需要晒太阳辅助退黄,晒太阳时切忌为宝宝盖太多衣物,防止分泌汗液过多刺激湿疹,加重病情。
如何预防湿疹(包括耳道内湿疹)
的
发生
1、平时注意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卫生及干爽,适量涂抹婴儿润肤油(或润肤霜)保湿。
2、对易致敏食物,要谨慎给宝宝喂食。如牛羊奶、牛羊肉、蛋类、鱼、虾、海产品等高蛋白类易过敏食物。
3、宝宝所处环境,不要过于潮湿或干燥,室内要注意通风,室温适宜。
4、宝宝衣物要穿柔软、舒适、宽松的棉质衣物,不要穿的太厚,盖被不宜过多,避免出汗过多,不好散热而导致湿疹。
5、在为宝宝洗澡时,要把耳朵反折,防止耳朵内进水,造成耳道内潮湿,而引发耳道内湿疹。如不慎耳朵进水,应立即将进水的那一侧耳朵冲下放置,让水流出耳道,并轻轻将耳道周围的水擦拭干净,并观察几天,如发现耳朵内有流水症状,或耳道内有臭味,一定要及时就医。
6、哺乳时,6个月内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以免乳汁过多时不能及时吞咽,而使乳汁外溢流入耳道内。
7、避免宝宝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如肥皂、合成纤维衣服、花粉、尘螨等。
8、有过敏性家族史的宝宝,母亲在进食时,应禁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羊奶、牛羊肉、内脏、蛋类、鱼虾等海产品等高蛋白类食物。防止因食用某些食物而致敏后,通过乳汁喂养宝宝,而导致宝宝患上湿疹。
9、宝宝有湿疹期间,母亲应暂停食用湿性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湿疹症状。如芋头、梨、韭菜、葱、姜、蒜、辣椒等食物。平时注意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卫生干爽。
供稿五官科、皮肤科、儿科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编辑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