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不小心进了水,很多宝爸妈的第一反应是:拿棉签掏!使不得使不得,本来进水没啥事,错误的清理方式反而会伤害到宝宝耳朵、导致发炎哦!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家长们给宝宝洗澡越来越频繁,宝宝也要奔向泳池的怀抱,耳朵进水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所以夏季也是宝宝中耳炎的高发期!贴心橙妈及时上线给大家科普一波中耳炎的知识,别再用错误的方式坑娃了!感冒、腹泻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爸爸妈妈对它们基本上都有清晰的认识。其实急性中耳炎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哦。急性中耳炎是在感冒后机体抵御细菌入侵的能力下降时,细菌乘虚进入中耳所致。它好发于6个月到3岁的孩子,大约有2/3的宝宝在2岁前患过至少1次中耳炎。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耳炎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和护理?①疼痛小宝宝不太会用语言表达不适,他可能只会扯着自己的耳朵哭闹。由于吃奶时吸吮和吞咽会对中耳造成压力,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常常在吃奶的时候哭闹更多。大宝宝则会明确告诉你他的耳朵很痛。②发烧大约1/3的宝宝患中耳炎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有时还可以高烧到39~40℃。③听力下降对小宝宝来说,听力下降无法用语言表达,可能表现为对声音的反应不如以前那么灵敏,需要家长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大宝宝可能会告诉家长“耳朵被蒙住了”。④耳朵流脓从一侧或者双侧外耳道流出黄色或带血丝的分泌物。?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本身有一定的自愈能力,无需特别用药。如果是感冒引起,应该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等症状。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引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鼻用激素喷剂。但是,如果反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有明确听力下降、中耳结构异常等高危因素的患儿,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了。?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又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通常在48小时之内发作。非化脓性中耳炎以耳痛、早期发热、耳有积液为主要症状,但没有脓液渗出。化脓性中耳炎以耳痛、耳流脓液、发热为主要症状。两者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是急性中耳炎的首选抗生素,但要严格遵照医嘱。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要按规定坚持7~10天的治疗过程。滴耳液滴耳液只能治疗症状为鼓膜穿孔的急性中耳炎。可使用无耳毒性的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但要注意!滴入药物时,让宝宝躺卧约1-2分钟,以便药物吸收。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但最好询问医生,不要私自用处方药。当然不是。发生在耳部的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均可引起耳痛。对于孩子,我们需要重视和鉴别的是以下几种疾病:1.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指未伴有急性耳部感染症状的中耳持续积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急性中耳负压或积液产生耳痛。耳痛呈轻度、间歇性,往往在呼吸道病情控制后得到自发缓解。需要注意的是,约40%-50%的分泌性中耳炎孩子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如果出现耳闷胀感、听力下降的主诉,或者家长观察到孩子喜抓耳、对声音反应差、使用音响设备需提高音量时,应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2.大疱性鼓膜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特点是鼓膜上会形成明显的大疱,可呈红色或紫红色,常常发生于流感之后。大疱性鼓膜炎引起的耳痛往往非常剧烈难忍,但在大疱破裂疱液流出后可得到明显缓解。这种疾病可以自愈,以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为主。3.耵聍栓塞。有些孩子耵聍腺分泌旺盛,分泌油性耵聍,不易脱出堵塞外耳道,在游泳、耳道进水后耵聍膨胀导致胀痛。4.外耳道异物。生物性异物:尤其是夏季蚊虫繁衍,家中没有蚊帐防护等措施时,夜间可能会出现小飞虫钻入外耳道引起剧痛的情况;非生物性异物:孩子好奇的天性会喜欢将各种小物品塞进耳朵,如小圆珠、小石子,或黄豆、绿豆等食物,久之会引起接触性炎症,尤其潮湿环境下植物会肿胀腐烂,导致外耳道的剧痛。1、医师应鼓励母亲进行单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或更长时间,以此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中耳炎。2、预防感冒:如前所述,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预防感冒能减少中耳炎发病次数;宝宝注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并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中耳炎有一定作用。3、避免仰卧母乳/奶瓶喂养: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奶汁易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宝宝抱起呈斜位吸吮奶汁。4、采取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对于较大的孩子,家长应指导其正确擤鼻涕,即交替将鼻翼压向鼻中隔,分别擤左右两个鼻孔,切忌用手紧捏双侧鼻孔擤鼻涕,以免增加鼻、咽喉部的压力,使鼻涕和细菌通过咽鼓道反流至中耳内,诱发或者加重中耳炎。5、其他的如:平时不要给孩子挖耳朵,避免细菌侵入引起感染;孩子洗澡、洗头时,防污水流入鼻及耳内;游泳后可用细小卫生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以保持清洁干燥等。往期回顾
80后家长犯过的这个错,我们90后家长一样也会犯
新手妈妈这样囤货,一次就可以搞定!
世间万物皆有灵,蚊子除外!
唯有爱,才能让孩子建立更完整的自己
谁说妈妈就不能拥有童颜肌?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吹弹可破”
why?宝宝不想吃饭妈妈也得背锅?
关于橙妈有更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留言多多交流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