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明文化服务集团成员企业
湛然茶业
宜慢香坊
渔樵夫子
慈惠茶具
终南山古琴坊
跃波印社
师爷风水起名馆
怀海设计
半窗明茶空间
潜跃艺术工作室得渔研习社传统文化研承机构乐器培训、美术培训、书法培训、古琴培训、香道、茶道培训、诗词培训、篆刻培训、围棋培训。
焚香就是烧香。
无论琴茶,焚香都是收敛心情的必备程序。
焚者灼烧也,香者祭拜之用,古人多以焚香来祭拜和静心。古时也有“焚香计时”之法。
焚香需要借助炭火之力,并非直接燃烧。
焚香时须不断往香炉内添加各种配料,以保证香气的质量。香炉中的炭火燃得很慢,火势低微,久久不灭。
《香谱》记,斯时焚香用的香为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香的散末,而非今日之线香。其原料为蜜、枣膏、白芨水、蜡(软香)等等。
《唐语林·政事上》记:“狄惟谦遂令设席焚香,端笏立於其上。”如:焚香静坐;焚香操琴。
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会尽量减少烟气,使香味低回悠长。
一焚香简介
焚香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吟诗作画和焚香静坐健身的习俗。
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几,上置三足香炉,皇帝升殿时,炉内焚起檀香,致金銮殿内香烟缭绕,香气四溢,使人精神振奋。
诸葛孔明在弹琴时,不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兴。
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时焚香,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幽静风雅的氛围。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观书时,斋中常要焚香。他在诗中写道:“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更十分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他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画的神奇作用。他说:“观画,在香雾飘动中可以达到入神境界;作画,我也于香雾中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而能传神。”在家中经常焚香,可以醒脑清神,去浊存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且有延年益寿之功。
二焚香历史
焚香习俗起源是很早的,古人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便将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这就是最初的焚香。
古人在焚香中不仅减少蚊虫叮咬,给自己的生活环境带来舒适怡人的芳香,还去除了疾病的传播和困扰。从中得到很大益处。在古代有原始崇拜与巫术等崇神信奉,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恩赐,对神极度敬仰和崇拜。久而久之焚香就被神化了,随后焚香变得既庄严又神圣。
古代各朝对焚香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视,焚香被不断神化,从一般生活需要发展到宫廷、贵族、民间需要;从实用发展到华贵神圣。由于焚香质的变化从而推动和促使焚香器具的迅猛发展,故制造出各阶层需要、花式繁多的焚香器具来,满足焚香者信奉、理念、心愿和愿望的需求。
根据考古发掘的熏炉数量和年代分析,古时候用熏炉焚香最盛行的当算汉代,大量的汉代熏炉出土证明了当朝对焚香比较重视,十分盛行;当时社会已相当发达,物质已得到满足,人们朝向古代精神文明方面追求。
汉代熏炉不仅品种多,数量也多,有金属和陶瓷两大类;博山炉最精美绝伦。唐代使用贵金属制造熏炉,有二层及三层之分,最著名的要算“球型万向形熏炉”,小小熏炉包含着的高科技让现代人惊讶。
宋代以动物造型制造熏炉形成一种风格。明代宣德炉最为名贵。清代绚丽多姿、富丽堂皇的景泰蓝香炉在发展中得到创新。
焚香习俗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经久不衰,给无数的焚香者带来幸福与追求。
焚香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烟”或“烟祀”,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
“烟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就是后世所谓的“烧香”。汉武帝对中国香事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武帝为求长生,是神就敬,打破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使香进入生活日用。香具也应运而生,中国第一个香炉也发明出来了,称为“博山炉”。从此,香品与香炉相配。
隋唐以后,“西香”由“南香”所取代。
南香的大量涌入使香的价格降低,为普及提供了物质准备。
另外,佛道二教从六朝以来大发展,两教尚香,信徒众多,令焚香走向普及。
三香的分类
根据外形特征可分为原态香材、线香、盘香、塔香、香丸、香粉、香篆、香膏、涂香、香汤、香囊、香枕等。
1原态香材
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原态香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观特征,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块等。
2线香
常见的直线形的熏香,还可细分为竖直燃烧的“立香”,横倒燃烧的“卧香”,带竹木芯的“竹签香”等等。
3盘香
又称“环香”,螺旋形盘绕的熏香,可挂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烧,有些小型的盘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炉里使用。
4塔香
又称“香塔”,圆锥形的香,可放在香炉中直接熏烧。
5香丸
豆粒大小的丸状的香。
6香粉
又称“末香”,为粉末状的香。
7香篆
又称“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将香粉压制成特定的(“连笔”的)图案或文字,点燃之后可顺序燃尽。
8膏香
又称“香膏”,研磨成膏状的香。
9涂香
又称“涂敷香”,涂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
10香汤
又称“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
11香囊
又称“香包”,装填香料的丝袋,有丝线可挂于颈下的称为“佩香”。
12香枕
装填香料的枕头,可安神养生。
四常用香料
1综述
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三柰、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黄、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龙涎。
最早使用杜衡可以追溯的屈原《九歌·山鬼》中的记载: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香乘》载有九种方子:丁香煎圆,木香饼子,豆蔻香身丸,透体麝脐带,独醒香、经御龙麝香茶,孩儿香茶。
宋代宫中到民间还盛行一种苏合香酒,每一斗酒以苏和香丸一两同煮,极能调五脏,却腹中诸疾,每冒寒夙,则饮一杯。
2甘松香
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3苏合香
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所分泌的树脂。苏合香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黄白色至灰棕色,半透明,质粘稠,挑起则连绵不断。体重,入水则沉。气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色棕黄或暗棕、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宜装于铁筒中,并灌以清水浸之,置阴凉处,以防止走失香气。
4安息香
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其树脂可代安息香树脂使用,治中风昏厥、心腹诸痛,有开窍、行定血之效。
5郁金
《本草经读》:"郁金,气味苦寒者,谓气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其云血积者,血不行则为积,积不去则为恶血,血逆于上,从口鼻而出,则为衄血吐血,血走于下,从便溺而出,有痛为血淋,无痛为尿血,即金疮之瘀血不去,则血水不断,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统主之者,以其病原皆由于积血,特取其大有破恶血之功也。盖血以气为主,又标之曰下气者,以苦寒大泄其气,即所以大破其血,视他药更进一步。若经水不调,因实而闭者,不妨以此决之,若因虚而闭者,是其寇仇。
且病起于郁者,即《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大有深旨,若错认此药为解郁而频用之,十不救一。至于怀孕,最忌攻破,此药更不可以沾唇。即在产后,非热结停瘀者,亦不可轻用。
若外邪未净者,以此擅攻其内,则邪气乘虚而内陷。若气血两虚者,以此重虚其虚,则气血无根而暴脱。此女科习用郁金之害人也。
6丁香
似指甲状的红棕色花苞是精油的原料,树平均高度为5~6公尺左右,主要产地斯里兰卡、爪哇、马达加斯加,以蒸馏法制得,其香味为有点鲜苔及木香的花香,是香水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香味,亦常加入酒中,精油颜色为透明无色。对心情有正面的影响,舒缓因情绪郁结而产生的不快或胸闷感。可稀释后用于疮、痈、疔、疖等的皮肤创伤,有消肿抗炎的伤口上,促进愈合的作用。
7沉香
国产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岛。
8伽南香
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树脂量较多的木材。
绿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绿褐色的伽南香。
紫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9盔沉香
又名盔沉。进口沉香药材多呈盔帽形,故名。
10檀香
木质、细致,甜而带异国情调,余香袅绕。
这种精致的油,来自一种常绿的寄生树,此树把自己的根依附在别的树根上,檀香通常以薄片型的方式出售,并且,至少要30年以上的树龄,才能达到采集贩卖的标准。公认为最好的檀香精油,是产自印度的迈索尔(Mysore)。
檀香自古以来便深受欢迎,从印度到埃及、希腊、罗马的贸易路线上,常见蓬车载满着檀香。许多古代的庙宇或家具,都是由檀香木所做,可能是檀香具有防蚁的功能。
檀香的焚香需求量不少于檀香木,檀香独特的香味,具有安辅作用,对于冥想很有帮助,因而广泛被用在宗教仪式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对檀香的需求量至今丝毫不曾减少。檀香也是香水中常用的原料。
11麝香
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我国使用,已有悠久历史。唐代诗人杜甫在《丁香》诗中遇:晚坠兰麝中。麝香是配制高级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诗人、画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许麝香,制成麝墨写字、作画,芳香清幽,若将字画封妥,可长期保存,防腐防蛀。
12龙涎香
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是重要而极为珍贵的药材。龙涎香约含有25%的龙涎香素。龙涎香素是胆固醇衍生物,并且含有苯甲酸。《本草纲目》中记载着龙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
中医用龙涎香作为"化痰、散结、利气、活血"药使用。可见,龙涎香是治病和补益强壮的名贵中药。如果病人出现咳嗽气逆、神错气闷和心腹疼痛等病症,可以用龙涎香1道3份,研末冲服。龙涎香素是龙涎香香味的主要成份。
这种极为名贵的龙涎香,因为在世界上产量很小而不能人工合成,所以它的价值远远超过黄金的价值。龙涎香是香料中的极品,它是高级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制的香水香精,不仅香气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动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各地焚香习俗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
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的起源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当时埃及人为了稳定香料来源,还曾兴起多场征战,这也难怪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图坦卡门金字塔里,会发现许多存放各式香料的容器,由此可见香对古埃及的重要性。
在上古时期,香还是尊贵地位的象征,所以古波斯的富贵人家,多半会在自家的花园里种植茉莉、紫罗兰、红玫瑰等种种珍贵香花,以衬显其地位。在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从波斯带回各种珍贵香料,自此,用香也逐渐演变成希腊贵族阶级的身份象征。
至于将香的使用提升至信仰层面,则是东西方民族共通的特点。
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芳香类树木,就是为了在宗教仪式中使用。
巴比伦人为了在祈祷或占卜中引来神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