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药业集团
本品为复方制剂。辅料为:碳酸氢钠、甘露醇、蔗糖、阿司巴坦、橘子香精。
本品为淡黄色和橙色混合的混悬颗粒,具橘子香味。
用于儿童生长期维生素的补充。
10袋
3~12岁生长期儿童一日1袋,用水溶后服用。
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栀子、牡丹皮、黄芩、淡竹叶、地龙、重楼、柴胡、白薇。辅料为:蔗糖、甜菊素、苯甲酸钠。
本品为红褐色的液体;气芳香,味苦、辛、微甜。
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每支装10毫升。
口服。五岁以下每次10毫升,五岁至十岁每次20-30毫升,一日3次。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48粒
口服。一次1粒,一日2次。
: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咽炎。
: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4克,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4克,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8克,一日2~3次。
适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1.鼻咽感染:包括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肺炎;
3.皮肤软组织感染:脓疱病、丹毒、毛囊炎、疖和伤口感染;
4.急性中耳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及宫颈炎等;
5.也用于军团菌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鸟分枝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0.g
成人:口服,常用量一次0.25g(1粒),每12小时1次;重症感染者一次0.5g(2粒),每12小时1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6~14日。儿童: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或按以下方法给药:体重8~11kg,一次62.5mg(1/4粒),每12小时1次;体重12~19kg,一次mg(1/2粒),每12小时1次;体重20~29kg,一次.5mg(3/4粒),每12小时1次;体重30~40kg,一次mg(1粒),每12小时1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5~10日。
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用于小儿发热,惊悸不安,咽喉肿痛及肺热痰多咳嗽。
每粒重0.7克(含对乙酰氨基酚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
直肠给药。一至三岁小儿一次1粒,一日1次,三至六岁一次1粒,一日2次。
主要成分为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辅料为蔗糖。
本品为黄棕褐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10g*6袋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
每粒装0.5g(含对乙酰氨基酚24mg)
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及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也可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每片重0.28g。
口服,一次2-3片,一日3-4次。
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肾虚血瘀型颈椎病所致的:颈项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头晕耳鸣等。
每片含总黄酮醇苷19.2mg、萜类内酯4.8mg。
一次4粒,一日两次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等。
每丸重45mg
口服,一次1袋(42丸),一日3次。7日为一疗程;或必要时服。
用于局限性搔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
复方。
外用。一日1~2次,取少量涂于患处,并轻揉片刻。
清热解毒,消炎。用于属于热证的细菌性痢疾、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急性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
每粒装0.25g。
口服。一次2~3粒,一日3~4次。
苍耳子(炒、去刺)、地肤子、川芎、红花、白英。辅料为糊精、蔗糖。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每袋装9克。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黄连、人工牛黄、栀子、郁金、大黄、黄芩浸膏、冰片。辅料为:无。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黄色粉末;有特异香气,味苦。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
每粒装0.4g。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0.25g*24粒
益气、化瘀、止痛。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口服,一次3-5粒,一日3次。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
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微香,味微苦。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每片重0.5克。
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瓶10毫升含盐酸萘唑林0.2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维生素B毫克。辅料为:硼砂、氯化钠、依地酸二钠、防腐剂(苯扎溴铵)。
本品为粉红色澄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用于缓解眼睛疲劳、结膜充血以及眼睛发痒等症状。
10毫升。
滴眼,一次1~2滴,一日3~4次。
盐酸洛美沙星。
本品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7毫升;21mg(以洛美沙星计)
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次,点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根据症状适当增减点耳次数。对小儿滴数酌减。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赖氨酸、维生素B及肌醇。
本品为颗粒剂;味香甜。
本品能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消除异食癖。有助于大脑发育和提高智力。有抗贫血、增强体质和抗病的功效。
10g*12袋
口服,1~5岁,一次5g,一日1~2次;6~12岁,一次10g,13岁以上10~20g,一日2~3次;温开水冲服(或遵医嘱)。
成分满山红、人参叶、黄芪(炙)、枸杞子。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补阳益气。用于久咳及慢性气管炎,肺心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刺五加、蛤蚧(去鳞、头足)、肉苁蓉、人参、人参露。辅料为蔗糖、防腐剂(山梨酸)、香精、乙醇。
本品为棕黄色的澄明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补肺气、益精血。用于元气亏损,肺虚咳嗽,病后衰弱。
每支装10毫升。
口服。一次10毫升(1支),一日2次。
沉香、肉桂、豆蔻、人参、枳壳、高良姜、木香、红花、五灵脂、雄黄、白胡椒、巴豆霜、丁香。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气香,味辛。
舒气,化郁,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气痛,食积疼。
每粒装0.4克
口服。一次一粒,一日两次。重症一次两粒。
石膏、麻黄、黄芩、桑白皮、紫苏子、苦杏仁、地骨皮、甘草。
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平喘止咳,利咽祛痰。用于小儿肺炎喘咳,咽喉炎症。
每袋袋装2.5g。
口服,小儿一岁以下,一次0.8g,一至三岁,一次1.6g,四岁以上,一次2.5g;一日4次。
白果、苦杏仁、地龙、桑白皮、陈皮、黄芩、茯苓、白前、苦参、甘草。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褐色;味酸涩、苦回甜。
清热平喘,止咳化痰。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早期。
片芯重0.35g。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辛夷、柴胡、薄荷、枳壳(炒)、蔓荆子(炒)、白芷、川芎、菊花、防风、龙胆、黄芩、桔梗、荆芥穗、细辛、水牛角浓缩粉。辅料:无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色粉末。味微辛、腥。
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用于慢性鼻炎,鼻窦炎。
每粒装0.25克。
口服,一次6粒,一日2-3次。
成分丹参、三七、红花、人工牛黄、冰片、蟾酥、水牛角浓缩粉、人参须。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开窍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眩晕、胸闷、心悸等症状的独特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高血压、冠心病。
口服,1次1~2片,每日1次。
5mg*60片
三七总皂苷
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50mg
口服,一次50-mg,一日三次。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双胍,其化学名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小丸或微丸。
适用于单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获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单独用药,也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
0.25g
口服,进食时或餐后服。开始用量通常为每日一次,一次2粒(mg),晚餐时服用,根据血糖和尿糖调整用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8粒(mg)。如果每日一次,每次8粒(mg)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可改为每日2次,每次4粒(0mg)。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4-(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并[1,2-b]吡啶-11-亚基)-1-哌啶羧酸乙酯。
本品每片含氯雷他定10毫克,辅料为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
本品为白色或白色片。
本品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和鼻痒以及眼部瘙痒和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10mg。
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片,每日1次。2-12岁儿童;体重>30公斤:一日一次,一次一片。体重≤30公斤:一日一次,一次半片。
成分羚羊角粉、赤芍、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知母、天花粉、琥珀、甘草、朱砂、石膏、冰片、栀子、芦根、水牛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化痰息风。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烦燥口渴,痉厥抽搐及小儿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克,一日2次,周岁以下儿童酌减
人工麝香、红花、樟脑、独活、冰片、龙血竭、薄荷脑、地黄、三七。辅料:乙醇。
本品为橙黄色至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
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每瓶装40毫升。
外用。涂搽患处,按摩5~10分钟至患处发热,一日2~3次;软组织扭伤严重或有出血者,将药液浸湿的棉垫敷于患处。
紫荆皮酊、苯甲酸、水杨酸。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
祛风止痒,保湿杀虫。用于手癣,脚癣,股癣,体癣等各种皮肤癣症。
每瓶装30ml。
外用适量,涂搽患处,一日1~2次。
以下品种即将上市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