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饮食 >> 生活小常识医疗保健类

生活小常识医疗保健类

 

点击拾遗生活馆   ①把大蒜切成细条塞入鼻孔内可防止感冒。

  ②晚上经常用10枚大枣、5片生姜煎茶喝,会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可防止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③如遇流感盛行,通常可将醋加热或将醋泼到暖气片上,散发出的蒸气能预防流感。

  ④冬桑叶和碎菊花,可以清头目、治感冒。以冬桑叶和碎菊花作枕芯,使人头脑清新,还可驱风,防止感冒。

  ⑤风油精擦人中、太阳、印堂等穴位,可防感冒(也防中暑)。

  ⑥流行性感冒属流感病毒引起,六神丸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成人一日服3次,每次10粒。

2.治疗感冒七法

  ①感冒头疼时,用一条干净毛巾放在脸盆内,以适量热开水浸湿,稍拧去水,叠平压在患者眼、鼻或头颈部的风池穴等部位,可减轻症状。

  ②葡萄酒25毫升,入锅煮,蒸发掉酒精,再打入1个鸡蛋,搅散加1匙白糖。服用时加开水冲淡饮用,然后盖被休息,次日鼻塞、流涕、喉咙痛等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有的饮上一次,感冒即可见效。

  ③梨子1个、生姜25克,均切成薄片,加水1碗,煎服,一次喝完,当天有效。

  ④用葱白100克、生姜3片,煎汤或开水冲服。也可用葱白20克、生姜5片、白糖1匙,茶叶一小撮、水1碗,煎服。

  ⑤花生壳20个、大葱白(连须)3根,用清水洗净,放锅内,加入适量冷水,烧沸后文火煎15分钟,滤出汤汁,趁热饮下,及时加衣盖被,令头身微微出汗。如果伴有呕吐、恶心,可在此方中加生姜4片共煎。倘若兼有咽痛、咳嗽,水煎时再加鸭梨数片。

  ⑥用麝香止痛膏或麝香追风膏(亦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治疗各种感冒。方法:取5×5厘米的麝香膏两张,并将速效伤风胶囊中的药粉少许,均匀撒在膏药上,分别贴于两脚心的涌泉穴位上,每日换一次,按摩2~3分钟,一般感冒只需1~3天即可减轻或治愈。

  ⑦有的人患感冒而又不愿吃药时,可用酒浴法。即在患者的关节等处,比如耳根下方、颈部两侧、腋窝、手臂内侧、手腕、大腿根处、膝盖内侧、脚踝两侧、脚心等处,用纱布蘸酒(高浓度酒)来回擦拭30~40次,然后盖被睡一觉即可好转。此法尤适于在怀孕期间感冒而不能服药的妇女。

3.六神丸可治腮腺炎

  春秋季,儿童容易患腮腺炎。简便的治疗方法,可每日服六神丸3次,每次5~8粒,同时每天用六神丸10~20粒研碎,以食醋调匀涂患处,2~3天即可见效。

口腔、五官科疾病的防治

4.牙痛治疗二十六法

  ①苏打面疗法 取苏打面适量,用硬纸卷一小喇叭筒,将苏打面放在里面,由他人用嘴将苏打面吹入痛牙一侧的鼻孔内,然后用手轻轻揉压鼻翼即可。如果鼻腔干燥,应设法使之湿润后再吹。此法简便,见效快。

  ②患牙咬药法 取黄荆根一小段,洗净捣烂,咬于患牙处15~30分钟后吐掉(切勿吞咽)。复发者可反复使用。一般在咬药3~5分钟即见止痛之效。

  ③穴位针刺法 找出牙痛点(位于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离指掌横纹近侧3毫米处),用3厘米毫针快速穴位进针,深1.5厘米左右,大幅度捻转提插,同时嘱患者用口深吸气,当患者有较重的酸胀感时,留针5分钟即可。注意,右侧牙痛针左手,左侧牙痛针右手(要请医务人员做,若自己有把握亦可)。

  ④啤酒花疗法 牙痛时将啤酒花放入嘴中一枚,用痛牙咬住,连续嚼几枚,嚼碎后咽下。

  ⑤花椒醋汁疗法 食醋100克、花椒10克,水煎后待温含漱。

  ⑥杏仁疗法 取杏仁1个,放在火上燃着,吹灭后咬于痛牙处,连续咬2~3次。

  ⑦鲜打碗花疗法 将鲜打碗花3份捣碎,白胡椒1份研成细粉,两药混合均匀,塞入龈齿蛀孔。风火牙则放在牙痛处,上下牙咬紧,几分钟后吐出,可反复用。

  ⑧花椒疗法 花椒1粒,放在痛牙处,咬紧,可立即止痛(不包括龋齿)。

  ⑨生姜疗法 牙痛时,切1片生姜咬在痛牙处即可。

  ⑩丁香疗法 取公丁香1份碾碎,95%酒精2份,将公丁香放入酒精内泡3~5天备用。牙痛时,用棉球浸透药液放在痛牙上。亦可将公丁香捣碎敷在痛牙处。

  (11)乌梅生地疗法 取乌梅肉、生地各30克,放一起捣烂,搓成丸,如蚕豆大,放在痛牙上,上下咬合,张口使涎水外流,如不流涎则再换1粒。重者可用5~6粒,轻者用2~3粒。

  (12)药粉疗法 取人中白3克、硼砂粉1.5克,冰片末0.9克、青黛末0.9克,共研细末,用硬纸筒或胶管吹在痛牙的牙龈上,也可敷在牙龈上。

  (13)辛粉疗法 细辛少许,研细末,涂擦痛牙的牙龈处(适于小儿龋齿)。

  (14)大蒜疗法 独头蒜2~3个,去皮放在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蒜凉后再更换,连续多次,具有疗效。有龋齿的人牙痛时,把牙洞里的东西剔出来,塞进一点蒜泥,可以止痛防腐。

  (15)黑豆黄酒汁疗法 用黄酒、黑豆各适量,一起煮烂,取其汁反复漱口。

  (16)冰糖水疗法 锅内加水1碗,放冰糖100~150克,煮溶,待水煮至半碗时止,晾凉后一次饮完,每日2次。

  (17)白菜根疗法 取一白菜根疙瘩,洗净,捣烂,用纱布包好挤汁,左侧牙痛滴左耳,右侧牙痛滴右耳。

  (18)药蛋疗法 取生地50克,鸭蛋2个,冰糖5克。用砂锅加入清水适量,将生地浸泡30分钟,将鸭蛋洗净,与生地共煮,蛋熟后捞出剥去皮,再放回锅中煮片刻。待温后吃蛋饮汤(服用时加冰糖调味)。

  (19)韭蛋疗法 咸鸭蛋2个,韭菜100克,盐9克,放入锅中加水共煮,空腹时饮用。

  (20)蜜花椒疗法 花椒6克,(蜜)蜂房6克,食盐少许,入锅加水煮,凉后含漱,吐出再含,如此反复多次。

  (21)花椒酒疗法 取花椒15克,白酒50克,将花椒泡在酒内10~15天,滤去花椒即成。一般牙痛,可用花椒酒漱口;如果是龋齿,可用棉球蘸此酒塞牙洞内。

  (22)西瓜皮疗法 把西瓜皮外层削下晒干(经霜更佳),密封于玻璃瓶内,有龋齿痛时,取少许放入牙缝即可止痛。

  (23)六神丸疗法 取六神丸3~5粒研碎,涂于患处,约5分钟后牙痛即可减轻,1小时后可以得到缓解。

  (24)中药方剂疗法 车前草、鱼腥草、两面针、灵仙各30克,石膏50克,甘草、甘菊麻各5.5克,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服后能保长期不牙疼。

  (25)葱叶疗法 吃酸水果等食物时,常常“倒牙”,酸疼难忍,有的甚至连饭也不敢吃,这时只要嚼一两根葱叶就好了。

  (26)树皮疗法 用桃树皮、柳树皮各4克,酒适量,煎后热漱,酒凉吐出。既可治牙痛,对牙周炎也有一定疗效。

5.预防龋齿二法

  ①茶水漱口法 茶叶中含有氟元素,能起固齿作用。茶水属碱,能中和酸,可防龋齿发生,并能抑制某些病菌。

  ②盐水漱口法 每日用淡盐水漱口2~3次,可以预防齿龈出血。

6.苹果可预防口腔炎

  常吃苹果可防治口腔疾病,因为苹果的纤维质能清除牙龈中的污垢。

7.漱口护牙

  吃完苹果应漱口,苹果中含有30%的发酵糖类,这是一种腐蚀剂,易使牙齿受严重损害。经常吃苹果而不及时漱口,极易导致龋齿的发生。饭后或吃其他食品、瓜果后,也应及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是对牙齿的最好防护。

8.口腔消毒简便方法

  将大蒜1瓣放入嘴里嚼一嚼,能消灭口腔中的细菌,等于进行一次口腔消毒。

9.除口臭三法

  ①茶叶去除法 吃了大蒜后,嘴里总有一股异味,这时只要嚼一点茶叶(或吃几枚大枣),嘴里的大蒜气味可消除。喝上1杯浓茶亦可。

  ②牛奶去除法 吃大蒜后喝1杯牛奶,臭味即可消除。

  ③盐水漱口法 用盐水漱口,或在口中含盐水片刻,能把引起口臭的细菌杀灭。

10.治口腔水泡三法

  ①生姜治疗 如果吃东西时,嘴起了水泡,切几片生姜入口细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

  ②大蒜治疗 口腔内出水泡,只要生嚼1~2瓣大蒜或蒜叶,水泡便可渐渐萎缩,乃至消失。

  ③眼药膏治疗 入冬气候干燥,人的口唇容易起泡、干裂。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11.治咽喉肿痛五法

  ①食醋治疗 若喉咙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即可减轻疼痛。

  ②炒盐治疗 将盐炒熟研细,吹入喉中,吐出涎水,可消炎止疼。

  ③生梨治疗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

  ④丝瓜汁治疗 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可治咽喉肿痛。

  ⑤酱油漱口治疗 咽喉疼痛时,可用1调羹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漱时仰头,使漱液尽量接近咽部,哈气漱洗,效果更佳。

12.化痰止咳五法

  ①桑树皮方剂治疗 取桑树皮10克,甘草、竹叶各5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服,可治清晨多痰。

  ②冬瓜皮治疗 经过霜打的冬瓜皮适量,加蜜糖少许煲汤,服用可治咳嗽。

  ③花椒梨治疗 生梨1只,上戳5个小孔,每孔内塞入花椒1粒,隔水炖熟,待冷却后去掉花椒,食梨饮汁,可止咳,消痰定喘。

  ④姜蛋治疗 取生姜1块切碎,鸡蛋1个,香油少许,象煎荷包蛋一样,把姜和鸡蛋一起煎熟,趁热吃下,每日2次,治咳有效。

  ⑤柚皮鸡冠油治疗 老年咳嗽气喘,可用柚子皮蒸鸡冠油服用。

13.丝瓜治慢性喉炎

  用丝瓜绞汁或将丝瓜藤切断,让其汁自然滴出,放入碗内上锅蒸熟,加适量冰糖饮服即可。

14.生津润喉二法

  ①服蜜梨膏 生梨取汁,加入蜂蜜熬制成膏,以温开水调服,日服一次,每次1匙,能生津润喉。

  ②饮橘皮糖茶 将橘皮沏水,加入适量白糖,当茶喝,既可理气消胀,又生津润喉。

15.喉嗓调理三法

  ①食醋蛋 因患感冒或慢性咽炎而引起的声音嘶哑,可用100克食醋煮1个鸡蛋(约煮15分钟),将鸡蛋与醋同食,一两次即愈。

  ②饮柯子姜茶 中药柯子5~6片,加生姜适量,泡开水当茶饮,可治哑噪,2日内可愈。

  ③饮淡盐水 唱歌、讲演前,喝淡盐水可避免喉干嗓哑。

16.止呃四法

  ①压眼球 打呃时,用手掌按在眼球上,稍加压力,此时,有一股气体从胃中排出,呃逆即止。如果压眼球效果不佳,可改按压上眼眶边缘,在眼眶边缘寻出压痛点,然后用力按揉几下,打呃就可消除。但患有青光眼、高度近视和心脏病的病人,不宜用此法止呃逆。

  ②舌头拉抻 打呃时,用一块干净纱布包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抻拉。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呃自然停止。

  ③饮糖醋汁 用2汤匙醋,加1汤匙白糖,调成糖醋汁,饮服后可止呃。④饮温开水 打呃时,喝上一大口温开水含着,分7次咽下,稍待片刻,便能有效地止呃。

17.鳝鱼血治口眼歪斜

  取鳝鱼1条,割断其头或尾,将血滴入容器中,涂于瘫部异侧(往右歪者涂于左侧,往左歪者涂于右侧)。每天涂2~3次,连涂7天即可见效。

18.处理鱼刺卡喉五法

  ①吞咽橙皮 鱼刺鲠喉时,可剥取橙皮,块窄一点,含着慢慢咽下,可化解鱼骨。

  ②用维生素C软化 细小鱼刺鲠喉,可取维生素C1片,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就会软化消除。

  ③饮鸭涎水 取活鸭子1只,倒捉鸭脚让其鸣叫,流出口涎,用干净杯碗接盛,慢慢喝下滋润喉咙,细小鱼刺很快便会溶化。

  ④饮井水 鱼刺卡喉,如果喝醋也不见效,可在次日清晨,喝1碗井水,即可消除鱼刺。

  ⑤饮橄榄核水 用橄榄核磨水服下,可以消除鱼刺。

19.误吞异物应急处理二法

  ①吞咽海带丝 如果有人不慎将硬币、金属钮扣之类的金属物质误吞入消化道后,只要再多吞咽一些用猪油炒熟的海带丝即可。

  ②食氽韭菜 取韭菜适量,洗净,不切断,用滚水氽熟,拌以麻油服下。因韭菜有大量纤维性物质,又不易为肠胃吸收消化,可将异物裹住,并能保护肠壁,使异物顺利排出。

20.淡盐水治沙眼患

  有沙眼者,时常迎风流泪。家庭治疗的简易小方,就是坚持每日用淡盐水洗眼,效果良好。

21.黄连梨汁治赤眼

  生梨1个,捣烂取汁,加入黄连15克拌匀,滤去渣,像点眼药水那样,将黄连梨汁滴入眼内,连日坚持可治赤眼肿痛。

22.热水杯蒸气保健眼球

  看书、写字时间长了,容易引起眼球疲劳,视力模糊。此时,可冲杯开水(最好是菊花茶),让眼睛伏在杯口,用水蒸气熏眼。这样可促进眼球血液循环,消除眼内毛细血管充血引起的胀痛。用热毛巾叠好压在眼睛上,热敷片刻,效果也很好。

23.奶汁开水治电光眼

  电焊工在操作中有时会被电弧光刺伤眼睛,如果伤势较轻或受伤次数较少,滴眼药水治疗还可奏效,但严重些的,一般眼药水就不易见效。这时,可用鲜牛奶(人奶更佳),以1∶4的比例加开水,装入眼药水空瓶中滴眼。制作中需注意消毒,保持清洁。

24.羊肝治夜盲眼

  鲜羊肝1副,用盐水或淘米水洗净,煮熟,分2~3次食用,1个月吃两副即可。

25.眼中异物处理三法

  ①咳震眼中异物 当眼中有异物时,用同侧手的拇指、食指轻轻拉开上眼皮,头微低,然后用力咳嗽几下,眼内异物就会震出。

  ②糖水清除眼中灰尘 当石灰飞入眼中,热辣难忍时,只要滴入少许糖水,就可清除灰尘,解除痛苦。

  ③清水洗眼 细微灰粒进入眼中,最佳处理方法是:斟满一碟清水,将落入灰粒的眼睛浸入水中,连续眨眼数次,效果甚佳。

26.疏通鼻塞五法

  ①蒜塞鼻孔 用大蒜头1瓣,用刀削成与鼻孔相吻合的形状,塞进鼻孔。连续几次,即可治愈。

  ②薄荷油闻鼻 用薄荷油闻鼻,即刻可达到鼻孔通畅。此药可反复使用几次。

  ③盐水洗鼻 因伤风感冒,鼻塞不通气,可用微温的食盐水,仔细地洗鼻孔,坚持数天,即可治愈,同时还可防止鼻炎。

  ④舒展经络通鼻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不要垫在床头上)。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钟,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⑤足浴通鼻 鼻塞严重影响睡眠时,用热水洗脚,促使鼻粘膜充血消退。既能解除鼻寒,又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从而促进睡眠。

27.抑制鼻血五法

  ①束中指根 鼻子出血时,可立即用布条、细绳或橡皮筋把中指指根捆住(不必太紧),便可止血。左鼻孔出血捆右中指根,右鼻孔出血捆左中指根。两鼻孔同时出血将两中指根都捆住。

  ②醋棉球堵鼻 流鼻血时,用药棉蘸醋塞入鼻孔,即可止血。

  ③韭菜丸堵鼻 流鼻血时,取适量韭菜捣烂,做成小丸塞入流血鼻孔,可立止出血。

  ④蒜泥敷脚心 鼻出血不止时,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以止鼻血。

  ⑤足浴热水 让患者坐椅上,头部后仰,将双脚浸泡在一盆热水中,可止鼻血。

28.鼻窦炎按摩疗法

  患者自由放松地坐在椅子上,先将双手搓热,用左手从额头右边摸至左边,再用右手从额头左边摸至右边,如此来回各5次。然后,用双手中指头从眉宇间顺着鼻梁两侧往下摸,至鼻翼两侧的凹陷处(迎香穴)时,有节奏地按压穴位5次,如此反复进行5次。最后,用手食指按迎香穴约20次,有节奏地旋转按压,用力以略有酸胀感觉为度。这样,每天早起、午休和晚上入睡前各进行一次,会收到较好效果。

29.鼻塞异物处理

  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只要手边能抓到的东西(诸如钮扣、笔头、豆子等),往往喜欢塞到鼻子内或口中,若不及时取出,就会出问题。取异物的窍门是:如果异物塞在一边的鼻孔内,可用一张纸条,刺激另一个鼻孔,使孩子打喷嚏,鼻子里的异物自然会被喷出来。

30.鲜猪胆治疗中耳炎

  鲜猪胆1只(其他动物胆汁亦可),洗净,取胆汁滴耳,每日2次,每次3~5滴,可治急性中耳炎。

31.明矾治耳疖

  明矾适量,研成粉末,吹入患耳中,每日3次,几日即愈。

32.治疗耳鸣二法

  ①热盐枕耳 耳鸣影响听力和睡眠,不少患者久治无效。此方可能为你解除烦恼。用盐适量,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

  ②煎服葵花子壳汤 葵花子壳15克,放入锅中,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

33.耳朵异物处理二法

  ①巧引飞虫出耳 夏天傍晚,小飞虫特别多,一不小心,小虫就会飞进耳朵里。对此,可马上到暗处,用灯光把小虫引诱出来;或滴进3~5滴甘油(食油亦可),过2~3分钟,把头歪向患耳一侧,小虫会随油淌出来;如不见效,可用注射针管或用漏斗接上皮管,将温水灌入耳内,随即歪头倒出,小虫会随水流出,然后用棉球轻轻把耳内的水擦净。

  ②耳中取豆 如孩子玩豆子时,不自觉地把豆子塞入了外耳道,可用95%的酒精滴点异物,使豆子收缩变小后滚出;也可用直径与耳孔一徉大小的细竹管(如毛笔竹套),把竹管口打磨光滑,轻轻插入耳道,然后嘴对着竹管,用力吸气,豆子就会被吸出来。操作中,一定要确保耳朵不受损伤。

普通感冒、流感和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1.预防感冒六法

  ①把大蒜切成细条塞入鼻孔内可防止感冒。

  ②晚上经常用10枚大枣、5片生姜煎茶喝,会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可防止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③如遇流感盛行,通常可将醋加热或将醋泼到暖气片上,散发出的蒸气能预防流感。

  ④冬桑叶和碎菊花,可以清头目、治感冒。以冬桑叶和碎菊花作枕芯,使人头脑清新,还可驱风,防止感冒。

  ⑤风油精擦人中、太阳、印堂等穴位,可防感冒(也防中暑)。

  ⑥流行性感冒属流感病毒引起,六神丸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成人一日服3次,每次10粒。

2.治疗感冒七法

  ①感冒头疼时,用一条干净毛巾放在脸盆内,以适量热开水浸湿,稍拧去水,叠平压在患者眼、鼻或头颈部的风池穴等部位,可减轻症状。

  ②葡萄酒25毫升,入锅煮,蒸发掉酒精,再打入1个鸡蛋,搅散加1匙白糖。服用时加开水冲淡饮用,然后盖被休息,次日鼻塞、流涕、喉咙痛等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有的饮上一次,感冒即可见效。

  ③梨子1个、生姜25克,均切成薄片,加水1碗,煎服,一次喝完,当天有效。

  ④用葱白100克、生姜3片,煎汤或开水冲服。也可用葱白20克、生姜5片、白糖1匙,茶叶一小撮、水1碗,煎服。

  ⑤花生壳20个、大葱白(连须)3根,用清水洗净,放锅内,加入适量冷水,烧沸后文火煎15分钟,滤出汤汁,趁热饮下,及时加衣盖被,令头身微微出汗。如果伴有呕吐、恶心,可在此方中加生姜4片共煎。倘若兼有咽痛、咳嗽,水煎时再加鸭梨数片。

  ⑥用麝香止痛膏或麝香追风膏(亦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治疗各种感冒。方法:取5×5厘米的麝香膏两张,并将速效伤风胶囊中的药粉少许,均匀撒在膏药上,分别贴于两脚心的涌泉穴位上,每日换一次,按摩2~3分钟,一般感冒只需1~3天即可减轻或治愈。

  ⑦有的人患感冒而又不愿吃药时,可用酒浴法。即在患者的关节等处,比如耳根下方、颈部两侧、腋窝、手臂内侧、手腕、大腿根处、膝盖内侧、脚踝两侧、脚心等处,用纱布蘸酒(高浓度酒)来回擦拭30~40次,然后盖被睡一觉即可好转。此法尤适于在怀孕期间感冒而不能服药的妇女。

3.六神丸可治腮腺炎

  春秋季,儿童容易患腮腺炎。简便的治疗方法,可每日服六神丸3次,每次5~8粒,同时每天用六神丸10~20粒研碎,以食醋调匀涂患处,2~3天即可见效

外科、皮肤科疾病的防治

34.烫伤治疗十四法

  ①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中浸泡半小时。一般来说,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效果越好。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止感染。

  ②用淡盐水轻轻涂于灼伤处,即可消炎。

  ③在受伤处,擦上酱油或蜂蜜、猪油、狗油、生姜汁,均能收效。

  ④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调匀涂敷在受伤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⑤切上几片生梨,贴于烫伤处,有收敛止痛作用。

  ⑥小儿烫伤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浓汁,涂搽伤处,有疗效。

  ⑦轻度烫伤,可将干废茶叶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细,与适量菜油混合调匀成糊状,涂搽伤处,能消肿止痛。

  ⑧手足皮肤烫伤后,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内或桶内,将伤处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消红,防止起泡。若浸1~2小时,烫伤的皮肤可逐渐恢复正常。如伤处不在手足,又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可用一块药棉浸入白酒中,取出贴敷在伤处,并随时将酒淋在药棉上,以防干燥。数小时后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⑨皮肤被油或开水烫伤后,可用风油精、万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轻轻直接涂在伤面,皮肤未破者,一般5分钟即可止痛。

  ⑩用金霉素眼药膏涂在伤处,数分钟后即可消肿止痛。

  (11)烫伤后,马上抹些肥皂,可暂时消肿止痛。

  (12)遇轻度烫伤后,马上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煤油里,数分CE钟后就可止痛,并有消肿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13)鳖甲1个,烧灰或加冰片少许研细,用香油调和,涂CF搽伤面,1日3次即可。

  (14)若发生小面积烫伤时,立刻涂点牙膏,不仅止痛,且CG能抑制起水泡。已起的水泡也会自行消退,不易感染。小面积二度烧伤1次即愈。

35.外伤治疗十法

  ①在劳动时,不慎碰破了皮,可将生姜捣烂敷在伤口上,能起灭菌、消肿及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

  ②外伤流血,可将适量葱白、红糖一起捣成烂泥状敷在伤口,即可止血。

  ③伤口流血,可立即在伤口上撒些白糖,既能抑制细菌的繁殖,又有助于伤口收敛愈合。因为白糖能降低伤口局部的水分,而水分恰是细菌繁殖、伤口感染的条件。

  ④遇到小外伤伤口出血,取适量干茶叶渣放在火上焙至微焦,研成细末,撒敷伤口上,就能将伤处的轻微出血止住。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防止伤口化脓。同时,能使肌肉细胞收缩,有利于伤口早日愈合。

  ⑤伤口出血后,可寻找伴根草,将其洗净,用嘴咬烂,按在伤口上,如一次不行,再换几次,直至血止。

  ⑥如遇刀伤后,寻找各种野草花,禾苗花也可,将花挤出汁,敷在伤口上,反复几次,即能止血。

  ⑦竹子内层薄膜,是止血的“仙丹”,若遇有轻度外伤,用它贴在伤面,可立即止血。

  ⑧鱼肝油滴在新伤口上,1~2天可治愈。在伤口不大的情况下,撕下一块火柴盒沙皮(点燃火柴的那层黑颜色的药纸),贴在伤口上,能立即止血。

  ⑨在野外作业或旅途中,不慎被刀割破了皮肤,可以从香烟中取出烟丝,敷在伤口处,能立即止血消痛。

  ⑩外伤口大,流出的血多、呈暗红色时,要把伤口部分的位置抬高,解开或脱掉太紧的衣服,再把伤口的下部远离心脏的一边扎紧,用墨鱼骨粉、白药、三七粉敷在伤口上,然后用消过毒的布包紧伤口,同时可选服用白药或三七粉。再大的出血,医院救治。无论哪一种外伤出血,包扎布一定要消过毒,不可给伤者喝冷水,暂时不要去擦伤口血污,一擦反而会弄脏伤口。

36.蚊虫咬伤处理四法

  ①被跳蚤、蚊子、毛虫、蚂蚁叮咬后,涂点牙膏、食醋、柠檬汁、捣碎的大葱叶、大蒜、卫生球、洋葱等均可止痒。

  ②皮肤被蚊子叮后,可用肥皂(或香皂)蘸水在被叮处涂擦,稍等片刻,即可止痒。

  ③被蚊咬后,迅速取一热水瓶塞子放在叮咬处2~3分钟,连续几次,剧痒即可消失,而且不会出现红斑和丘疹。瓶塞的温度以高热又不烫伤皮肤为宜。

  ④被蚊子叮咬奇痒难忍时,可将1~2片阿斯匹林研碎,用少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蚊叮处,即可消肿止痒。

37.蜂、蝎蜇伤应急处理三法

  ①被马蜂、蝎子蜇了,用碱面和煤油涂于患处即愈。

  ②被黄蜂或毛虫伤了皮肤,如能立刻用稀氨水搽抹患处,可立即消毒止痛,效果甚佳。

  ③被蜂、毒虫刺伤皮肤,可用人乳、酱汁涂搽,能减轻疼痛。38.蜈蚣咬伤应急处理被蜈蚣咬伤,马上用盐水洗搽,即可止痛。

39.蛇、虫咬伤应急处理

  被蛇、虫咬伤了,可煮浓盐水涂搽,能够稳定症状。

40.止痒三法

  ①局部皮肤瘙痒,可用鲜丝瓜叶捣烂涂搽患处,治疗效果较好。

  ②皮肤瘙痒时,可将一撮香烟灰放在一容器内,滴上几滴水,使其呈糊状,敷于患部,即可止痒。

  ③急性局限性皮炎或皮肤瘙痒,用食盐水洗涤、涂搽,可以止痒。

41.明矾盐水防治稻田皮炎

  夏天赤脚下田劳动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明矾食盐水浸洗一下,可预防稻田皮炎。

42.消肿五法

  ①皮肤碰撞后,局部肿胀、淤血,抹点牙膏能减轻症状。

  ②手指肿痛,将适量酱油和蜂蜜调匀加温,把手指浸入,可消肿止痛。

  ③取石灰水少许,以棉花蘸湿擦患处,片刻可止痒消肿。

  ④跌打青紫淤肿者,用热醋涂患处,每日3次,可治愈。

  ⑤黑豆500克,凉水5升,煮开后,加入白酒5升,再用文火煎煮成3升,乘温日服汁汤1次,3次服完,可治浮肿。

43.治疮四法

  ①皮肤溃疡,用葱绞汁,调香油,涂抹患处即可。

  ②疔疮溃烂,可将生黑豆洗净晒干后研末,用冷水调敷患处,日换2次,5日可愈。

  ③患带状疱疹,除服用止痛剂、VB1、VB12等药物外,可用六神丸适量,研碎加食醋,调匀;外涂于患处,每日1~2次。对局部止痛、收敛、缩短病程均有好处。

  ④治疗脓疱疮(又名黄水疮),用冰硼散3支,青黛粉3克,拌匀,先用淡盐水或老茶叶水,将脓痂泡软洗去,擦干后撒上拌匀后的冰硼青黛,每日1支。如全身均发者,可将冰硼散按1∶2000的比例用开水溶化,待温洗澡,洗后再在患处撒上冰硼散,连用3~5天可愈。

44.防治冻疮五法

  ①夏天吃西瓜时,将皮稍留厚些,形成白中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地揉搓冬天患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连擦5天,可有效预防冻疮发生。

  ②取辣椒梗1把(约500克左右),切碎后放在铁锅里,加水适量煮沸,取其汁液,每天傍晚洗擦易患冻疮的部位,连续5~7天,就可使以后不再生冻疮。

  ③鲜芝麻叶、花十几片,放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约20分钟,然后将叶汁花汁等留在皮肤上,待1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反复几次,可明显见效。

  ④新大蒜头上市后,选一些紫皮独头蒜,去皮捣烂后,放在烈日下曝晒1小时左右,待蒜液升温后,取大蒜汁涂擦患过冻疮的皮肤上,每天3~4次,连涂4~5天,即可使冻疮不再犯。

  ⑤冻疮初起,可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即可见效。

45.治疗皮肤皲裂五法

  ①冬季,皮肤干燥容易皲裂。可在每晚睡觉前,先用热水浸泡皲裂处几分钟,使之软化。然后取鱼肝油丸2~3粒,挤出其液体涂在裂口部位,每晚1次,1周即愈。

  ②发生皲裂现象,可将醋与甘油以5∶1的比例调匀后,每天2次涂擦患处,皮肤会变得光滑、细嫩。

  ③将鸡蛋2只煮熟,取其蛋黄置铁锅内,用小火熬成油状,冷却后涂于皲裂皮肤表面,一日2次,三四天即可痊愈。

  ④土豆1个,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净瓶内,每日1~3次涂患处,数日可愈。

  ⑤手足皲裂,可取香蕉1只(皮黑的好),捏熟后,开一小孔,将香蕉肉象挤牙膏一样挤出,放于手心缠擦,干后,手心手背均有光滑感。用于足部,方法相同。初次使用,尤其是已有小皲裂时,可能有些疼痛,这是正常现象,过一会就好。每天晚上洗净手、足后使用,一般连续几次即愈。

46.治疗狐臭九法

  ①麝香0.5克,胆矾1克,水粉1.5克,田螺2个。先将螺盖拔下,然后将上述3种药放入田螺内,置放一夜,螺肉即会液化为水。用此水搽腋下,一日2~3次,狐臭即会随粪便而出,有特效。

  ②辣椒2~3个(干湿均可),浓度为2.5%的碘酊10毫升。将辣椒切成小段放在瓶内,加入碘酊,密封摇荡。用药棉球饱蘸药液涂搽腋窝,每天3次,至愈为止。

  ③密陀僧、潮脑各200克,枯白矾100克,轻粉10克,共研为细末。用此药粉频搽两腋,半月即可见效,不可间断,坚持半年即可痊愈。

  ④冰片3克,浓度为50%的酒精20毫升。将冰片放酒精中密封,让其自行溶解。先将腋窝用温肥皂(或香皂)水洗净、擦干,用药液涂搽腋部,一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⑤滑石70克,冰片5克,炉甘石15克,密陀僧10克,共研为极细的粉末,拌匀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时,浴后擦干腋窝,随即将药粉搽上(溃破者勿用),每日1次。

  ⑥用食用饼半边,加热(但勿太烫,以防烫伤),再将密陀僧细末10克放在饼上,急夹在腋下,哪边狐臭就夹在哪边,略睡片刻,待饼凉后,扔掉。此时狐臭味会大减。

  ⑦轻粉7克,枯白矾21克,共研为细末,混合拌匀,装瓶备用。每逢出汗时,将药粉搽涂腋窝,揉擦片刻,每日数次。不出汗时,每日早晚各搽1次。20天为一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天,至愈为止。

  ⑧滑石25克,三仙丹2克,紫花地丁1克,共研为细末,搽涂腋下,疗效显著。

  ⑨洗浴后,在浴盆中加入500毫升番茄汁,然后将两腋在水中浸泡15分钟,每周两次,可收到消除狐臭的理想效果。

47.消除脚汗臭三法

  ①如果在洗脚水中加入25克茶叶和少量食盐,把双脚浸泡水中,并反复搓洗5~10分钟,脚汗臭就可以消除。

  ②每晚用热水洗脚时,盆内放50克白矾,对消除脚汗臭有效。

  ③将土霉素研成细末,涂抹在脚趾缝里,每次用量1~2片,可使半个月内不再有臭味。

48.治疗脚气九法

  ①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②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③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④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涂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数次便可见效。

  ⑤取香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⑥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⑦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⑧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著疗效。

  ⑨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洗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天左右可见效。

49.蛴螬可治鸡眼

  先挑破老白皮,把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在不同地区有的叫地蚕、土蚕、核桃虫等)打烂,用胶布贴于患处即可。

50.松弛筋骨二法

  ①肩膀如感到有点僵硬不适时,稍加按摩即可恢复。若无效,可在热水里加少量的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在患处,利用蒸气效果,使肌肉由张变弛,轻松舒畅。

②骨节发硬的人,每日饮3次食醋,每次1小杯,30克左右,发硬的骨节会逐渐恢复正常。

51.治疗关节疼痛三法

  ①关节痛或受了风时,将葱捣烂敷患部,并把炒热的大粒盐用布包起来,放在葱上热熨即可。②每日1个苹果,连皮吃下,对于动脉硬化、关节炎及老年病患者颇具疗效。③每天适量地饮些苹果酒,对关节炎、结石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52.治疗痔疮二法

  ①用柿树皮120克,晒干焙熟,研成细末,用米汤送服,每日1次,连服2周,可治痔出血。

②乌龟头焙干,研末,用香油调匀,将患处洗净涂搽,连用1周,即可痊愈。

特别推荐

文章来源于网络▍拾遗生活馆整理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cs/48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