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台风登陆,
雨后踩水坑
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孩子们好像天生就喜欢玩水。
炎热的夏季,
游泳自然就成为一项
人们喜爱的运动,
既能清凉解暑,
又能锻炼身体。
家长愿意带孩子游泳,
孩子也享受戏水的乐趣。
燃鹅,
入夏以来,
因游泳后出现耳部症状
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激增,
游泳之后耳朵疼,
耳朵流脓了,
头特别沉,
好像水流进脑子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医大一院
耳鼻咽喉科专家
给您详细说说。
正常的外耳道是从耳道入口至鼓膜的一段盲道,因鼓膜与中耳结构分隔,长度约2.5-3.5厘米,呈S形弯曲,由软骨和骨部组成,外表覆着皮肤。
游泳时易造成耳道进水,是由于水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将外耳道分隔,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使水不易自动流出。
如果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团块,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并且耵聍因吸收水分体积增大,使其对外耳道的阻塞更加剧。
耳朵进水后有啥症状?耳道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闷胀感,听力下降,头昏,还有人出现耳聋、脑子进水的恐惧感,十分焦虑。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甚至用不干净的耳勺、夹子、小钥匙等掏耳朵,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破坏,使水流出,但也易对耳部造成损伤。
此外,如果游泳的水域不洁净,污水入耳后可能直接感染耳道和鼓膜,或进水后处理不当,用不洁的器具挖耳,都可使耳道壁受伤导致皮肤的保护功能损伤,易被微生物侵袭而感染,出现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鼓膜炎等,耳道潮湿的环境也容易诱发真菌感染。更甚者如果外力致鼓膜穿孔,还有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危险。
如何正确及时排出耳道进水呢?单足跳跃法进水的一侧耳向下,拉住耳廓,同侧脚落地,另一侧抬起,连续跳跃几次,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活动外耳道法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者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使水向外从耳道流出。
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或将洁净的纸巾捻成细纸卷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游泳注意事项1、游泳前要作好体格检查。
外耳道有耵聍时应当取出,否则泡涨后容易引起疼痛发炎。患有中耳炎的人,如鼓膜有穿孔,脏水进入中耳,可使中耳炎加重。
2、游泳时要选择干净的环境。
跳水要注意姿势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拍击,以免发生鼓膜外伤。当然,因为脑部和耳部之间有多重屏障,一般情况下耳道进水不会进入脑部,无需过度焦虑而急于不当处理。
最后,切记!
如耳道进水不能自行解决,医院寻求医生帮助,不可用硬物挖耳,以免加剧耳道损伤!
专家简介冯帅,中国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诊疗专长:耳聋、眩晕、耳鸣、中耳炎等耳部相关疾病的诊治,擅长听觉及前庭功能的检测及评价,开展耳聋基因遗传咨询、听觉植入术前与术后评估和康复指导等工作。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供稿:耳鼻咽喉科冯帅赵宁
图片:部分源自网络
编辑:宣传工作部宋田
更多精彩,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