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不是油
蜗牛不是牛
壁虎不是虎
瀑布不是布
外耳道胆脂瘤不是肿瘤……
如今,人们谈“瘤”色变,因为肿瘤很多时候和癌症就沾边了,但事实上,外耳道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变。外耳道胆脂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外耳道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块包裹所致的慢性炎性疾病。
耳朵流脓拖成“双耳胆脂瘤”
家住重庆市南川区的患者赵阿姨(化名)今年刚满53岁,5年前右耳无故流出黄色脓液,并含有刺鼻臭味。起初只是采取药物的方式试图控制和治疗,后来病症反复出现,呈现间歇性常态,药物治疗近乎失效,期间甚至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聋等症状,而这样一拖就是近5年。
而就在1年前,左耳也出现相似症状,听力下降、胀感、耳鸣等。由于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赵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过系列检查治疗,治疗后听力有所缓解。但半年之后,左耳病情复发,甚至伴有流脓、流血等症状。
详情请戳耳朵流脓,讳疾五年拖成“双耳胆脂瘤”丨中民熊超:再困难也要尽全力!
更多相关链接耳痛疑云:是耵聍栓塞?是外耳道胆脂瘤!
大约每个耳科患者中就有1个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外耳道胆脂瘤不仅会损害听力、导致耳内流脓,若治疗不及时,病变会像雪球一样,越聚越大,可侵犯中耳、乳突、颈静脉球或面神经,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这么严重的耳科疾病是怎样引起的?
且看中民专家怎么说
发病原因
1、外耳道手术或外伤;2、由各种原因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锁;3、耳道内肿瘤或骨瘤阻塞;4、自发性的胆脂瘤
小耳畸形伴外耳道狭窄致外耳道引流不畅,妨碍了外耳道脱落的角化鳞状上皮的排出,使其逐渐堆积于外耳道,促进胆脂瘤的形成。
症状体征
在疾病之初期,若无感染,由于胆脂瘤较小并无特殊不适症状。随着团块的不断堆积,胆脂瘤体积不断增加,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1.耳部闷堵感;2.听力下降;3.耳痛;4.耳漏:如果继发感染可有耳部流脓,脓液具有特殊臭味,或带血的血性分泌物。5.胆脂瘤进一步增大,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颈侧脓肿、瘘管、眩晕及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症状。
治疗方法
一、器械去除法
没有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胆脂瘤,可以用耵聍钩沿着外耳道的壁缓慢伸入胆脂瘤内侧将其钩出。由于在外耳道各壁中后上壁的敏感性较差,所以可先从后上壁夹取胆脂瘤。
贴近鼓膜的胆脂瘤团块或不能合作的患儿均不宜采用此种方法,以免损伤外耳道及中耳其他重要结构。
二、外耳道冲洗法
胆脂瘤坚硬难以用器械法取出者,可先用3%—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等滴耳,每日3—4次,3日后用冲洗器将软化的胆脂瘤一次或分次冲洗干净。
冲洗时注意:
1.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忌用;
2.冲洗液应接近体温,过冷或者过热,都可能会引起迷路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头晕;
3.冲洗时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如果直对鼓膜,可引起鼓膜损伤,直对异物,则有可能将其冲至外耳道深部而更难取出。
合并感染者,应先抗炎治疗,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每日数次,必要时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4日待炎症控制后再取。但单纯的炎症控制很难彻底,根据经验最好边控制感染边分次逐渐取出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CT
三、外耳道胆脂瘤CT
全麻下内镜下或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法
对于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的患者可考虑用此法。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须随诊观察,若有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随时清理干净。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
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和(或)中耳者应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及破坏的死骨,扩大外耳道,恢复听力。彻底清理外耳道底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在局麻或全麻下,行耳内或耳后切口,于显微镜下行胆脂瘤取出术,同时根据不同的病变情况行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上皮化。
本文部分来源:BONSS等离子微创学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