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痴迷掏耳朵,
是因为耳屎这名字实在不雅,
下意识地就关联到眼屎、鼻屎
……
不清理干净必定会浑身不自在!
其实,
耳屎也就是耳垢,
在医学上还有个
相当文艺的名字,
叫做耵聍。
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
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
灰色、橙色或淡黄色的
蜡质分泌物,
同时还混有灰尘和皮屑。
它的主要成分为60%的角蛋白,
12%~20%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醇类、角鲨烯,以及
6%~9%的胆固醇。
正确姿势学起来!
从健康角度考虑,
一般来说耳朵没有明显不适症状,
就无需处理耳屎。
如果耳屎量大,
造成耳闷胀感,
甚至导致疼痛或听力丧失,
医院耳鼻喉科
寻求专业帮助。
大量的耳屎堆积在外耳道,
临床上称为外耳道耵聍栓塞。
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
或是用耳道内窥镜直接取出,
或是滴药软化耳屎后取出。
如果你一定觉得掏耳朵很爽,
毕竟掏耳朵算是
增进感情的便捷方法之一,
那你就要学习一下
掏耳朵的正确姿势。
尽量用温暖、湿润的棉棒,擦拭耳道,将耳屎粘出。不要用牙签、火柴、笔芯等硬质物品,试探你最脆弱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分泌性中耳炎等中耳疾病的耳闷胀感极易与外耳道耵聍栓塞相混淆,自行掏耳极易延误病情。
对于诸如合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外耳道狭窄、既往未曾清理耳道、“油耳”、耳痒有渗出液等情况的患者,切莫自行掏耳朵,医院就诊!
小小耳道大有乾坤,
温柔对待才是正解!
来源:健康中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