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建香
马拉色菌感染会导致患病部位瘙痒,常引发不同程度耳炎、皮炎等。当患犬瘙痒抓挠耳部时,这种外力的作用下会使耳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积聚于耳廓皮肤与耳软骨之间形成肿胀,从而引发耳血肿,本文就一例犬马拉色菌感染导致耳血肿的治疗进行概述分析,希望对以后积累临床就诊经验有所帮助。
马拉色菌感染;耳血肿;犬
引言
在临床上,经常接诊到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犬猫耳血肿病例,大多数宠物主人非常容易忽视耳血肿对宠物身体健康的威胁性。
个别耳血肿是由于机械性因素:宠物之间的咬伤、挫伤等造成的,可人为的干预控制减少发病率。但临床上大多数导致耳血肿现象的都存在一些潜在病因,如寄生虫感染,过敏,耳炎等。
本文所述耳血肿的发病潜在原因为马拉色菌感染后瘙痒抓挠导致。马拉色菌,属真菌,在健康动物的耳道、皮肤等部位都可发现这一类菌的存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发临床症状。但当动物,主人不注重动物自身的卫生清洁情况,免疫力下降,生活环境潮湿,食物过敏等都极易导致马拉色菌的过度生长,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反应,皮肤瘙痒,耳炎等,而且病情发展迅速,感染严重的病例治疗过程耗时耗力,且极易复发。
本篇文章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自身临床经验的积累,还为各位养宠人士拓展对耳血肿病例的了解,做好预防工作。
01
病例介绍
主人携带爱犬乖乖(白色杂交博美犬)于年1月26医院就诊。乖乖耳内有褐色的分泌物,时而甩头,主人不太重视,配合度较低,不肯做详细检查,劝说无效后购买了三天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回家。于年2月13日来我院复诊,此时乖乖右耳耳廓凹面处已出现大面积肿胀,疑似耳血肿。(如图1.1)与主人沟通协商后做进一步详细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
02
临床检查
2.1体格检查
患犬体温39.5℃,心率次/min,呼吸数16次/min,体重6.3kg,精神状况一般,体温轻微偏高,食欲减退,粪便正常。
2.2触诊
右耳肿胀部位发热且疼痛感明显,触诊富有弹性和波动感,使用1ml注射器穿刺(穿刺部位为肿胀最高点),有大量红色渗出液渗出,可初步确诊为耳血肿。
2.3视诊
患犬双侧耳内有较多褐色分泌物,肿胀侧右耳明显较左耳分泌物多。耳道、耳廓色素沉着。
对患犬进行整体检查视诊时发现其肛门,会阴,腹部有色素沉着,颜色暗红。
2.4问诊
患犬耳部出现血肿到现在已经六天。除此之外还了解到,日常情况除了挠耳朵,身体其他部位也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偶尔会舔舐会阴部,四肢爪部。考虑到患犬病例的小暖系统记录上显示有定期做过体内外驱虫,可初步排除因体外寄生虫导致的皮肤瘙痒,但此患犬的皮肤瘙痒还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判断病因。
03
实验室检查
3.1显微镜镜检
取患犬的耳内分泌物进行压片、染色镜检。(如图3.1)
对患犬皮肤瘙痒明显处进行胶带制片细胞学检查。(如图3.2)
3.2血常规检查(如表3.1)
04
诊断
显微镜镜检结果:患犬耳道内存在数目较多的马拉色菌,无寄生虫,无其他可致病真菌、细菌等。
胶带制片细胞学检查结果:患犬皮肤内也存在数量偏多一点的马拉色菌,无体外寄生虫。
血常规的检查结果:显示该患犬目前身体状况有炎症、轻度贫血,并伴有营养不良的状况。
马拉色菌为耳朵和皮肤粘膜部位正常的共栖生物,可以过度的生长,易引起犬和猫的皮炎,唇炎和耳炎等0。犬猫喜欢舔毛清理毛发,将黏膜上存在的马拉色菌散播到全身各处,当其身体免疫力下降或皮肤环境适合马拉色菌生长时,就导致了马拉色菌的感染,临床特点为脱毛、瘙痒等0。因此造成患犬皮肤瘙痒的原因为马拉色菌的过度生长。马拉色菌感染导致患犬患有耳炎,使得耳朵瘙痒难忍,频繁甩头,抓挠耳朵,最终造成了耳部血肿的出现。
综合所有检查项目确诊该患犬患有轻度马拉色菌性皮炎,耳炎,耳血肿。
05
治疗
血肿后期感染会造成脓肿,治愈麻烦且难度大0。目前患犬的耳血肿病程已发展到第六天,可先行处理,防止拖延病情。因其患犬有频繁的甩头动作,且血肿面积占据整个内耳廓,耳血肿面积较大,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应该采取手术疗法治疗0。最后与主人沟通协商后,决定通过手术疗法来处理耳血肿。手术结束后,再针对性用药物控制患犬的瘙痒,治疗导致耳血肿的病因,防止复发。
5.1术前准备
手术前患犬禁食禁水6~8个小时。术前用速耳爽对其耳道进行清洁后,将耳道塞好干棉球(防止消毒液进入),对整个耳廓进行剃毛消毒处理,并划分血肿面积,确定切口位置。仰卧保定,使患犬头部偏向左侧(右耳血肿)。执刀医生做好自身消毒处理,保持手术过程无菌。
5.2手术特殊器材准备
手术中需要用到纽扣压迫缝合法,其所需器材可裁剪静脉输液管作为橡胶软管,每段长度约1cm用来压迫缝合使用,将其用新洁尔灭浸泡消毒后备用。橡胶软管在术后易清洁,且小巧,对于术后包扎也更为便利,透明的软管可以在术后方便观察压迫部位的皮肤状态有无坏死或感染的情况出现。
5.3手术用药
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止血),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预防软组织感染),ml乳酸林格注射液作术中维持输液。
术前注射布托啡诺止痛。
手术采用舒泰50和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该联合麻醉的镇静和肌松效果理想,苏醒后副作用小0。静推盐酸右美托咪定过程应缓慢,十五分钟后静推舒泰。静推盐酸右美托咪定后动物镇静状态下做好气管插管,防止出现呼吸抑制。
5.4手术步骤
5.4.1清理渗出物
在耳廓肿胀面(凹面)做“S型”皮肤切口,完全切开整个血肿面,使血腔内的血液渗出物排出,出血量较大时,用肾上腺素注射液,做局部的止血处理。使用止血钳或灭菌纱布清理腔内的血块和纤维素分泌物。
10ml注射器吸取0.9%氯化钠注射液或甲硝唑注射液冲洗空腔,该空腔内的血块和纤维素分泌物必须清理干净。冲洗后可在空腔内喷洒林可霉素注射液对其抗菌消炎。
此“S型”切口暴露不做缝合,血肿腔术后仍会有少量渗出,该伤口暴露有利于耳部的渗出液流出。待耳廓空腔面压迫良好,创面干净后愈合。
5.4.2消除血肿腔
使用结节缝合周围的空腔来压迫、消除血肿腔。缝合位置与耳廓的中轴线、主要血管平行,并且缝合的过程中要避开血管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出血0。禁止垂直于耳廓中轴线缝合,防止阻塞血管和神经造成耳朵局部的坏死。在耳廓缝合时双侧皮肤,缝线套入橡胶软管,避免皮肤被缝合线勒伤。
缝线间隙应紧密,皮肤和耳软骨间压迫缝合不可过紧,也不可留空腔。
手术结束效果(如图5.1)
5.5术后护理
该患犬术前有频繁甩头,抓挠耳朵的现象,因此术后在创口处涂抹百灵金方抑菌膏后用纱布包扎固定耳部(如图5.2),并且佩戴好伊丽莎白圈防止术后甩头抓挠耳朵,影响治疗的进程。
每日使用速耳爽对双侧耳道进行清洁,耳肤灵上药,治疗耳道内的马拉色菌感染。使用百灵金方抑菌膏(防腐生机,抗菌消炎)涂抹切口和缝合处,清理手术部位的渗出物,并观察血肿腔的愈合程度,缝合间隙是否有肿胀。耳廓压迫缝合处每日清理干净,观察皮肤状态,做好消炎工作。每日更换纱布,贴近创口部使用无菌纱布块,包扎固定耳部佩戴伊丽莎白圈。
5.6术后给药
防止术后感染:静脉给药头孢曲松钠、痛立定等消炎止痛。
治疗耳血肿病因:马拉色菌感染。术后三天,患犬皮肤状态恢复,无瘙痒动作出现,仅使用耳肤灵外用药,耳道内的效果并不明显。根据国外一篇关于马拉色菌性皮炎的文章报道,在没有发现其他的致病真菌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0。因此在术后第三天,静脉给药添加使用了地塞米松注射液。于第五天观察患犬耳道内情况(如图5.3),状态好转,开始逐次缓慢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直至停止糖皮质药物的使用。
06
转归
2月24日拆线,手术血肿部位恢复效果良好,出院回家。医嘱:每三天清理一次耳道,保持外耳道干燥清爽。临床上皮肤轻度的马拉色菌皮炎虽已得到治疗和控制,但建议主人等待患犬手术创口部位完全康复后带来泡药浴,恢复皮肤防御屏障,防止马拉色菌过度生长,引发较为严重的马拉色菌皮炎。增强营养,建议将其日粮改为低敏处方粮。
1个月后患犬来我院洗澡,身体、精神状态良好。耳道内干燥清爽。肛门,会阴部,腹部暗红色变浅。但手术部位的右耳无法直立。
07
讨论与分析
7.1发病部位
综合以往临床相关病例资料了解,耳血肿的发病部位发生在耳廓内侧的常见,也有少许发生在耳廓外侧。
7.2发病原因
马拉色菌任何的犬种均可感染,个别犬种多发。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西高地白梗,可卡犬,贵宾犬等0。导致发病原因有多种,如过敏,免疫力降低,内分泌疾病等都可诱发马拉色菌的过度生长0。临床特点为不同程度的瘙痒,色素沉着等。
有较多的耳血肿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耳炎,引起耳炎的原因有除马拉色菌以外的其他致病真菌、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如念珠菌,小孢子菌,球菌,杆菌,螨虫,蜱虫等。当患病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耳炎时,会出现抓挠耳部,甩头的现象,这些都极易引起耳部出现血肿。也有部分病例由于外伤因素导致,称之为机械性损伤,如犬之间的斗殴引发挫伤,抓伤,咬伤等。
7.3耳血肿的治疗
7.3.1保守治疗
轻微的耳血肿可以自愈
对于耳血肿部位较小的,应在肉芽组织形成前及早治疗,否则易纤维化导致耳廓变型0。可采取保守疗法(性格活泼,脾气暴躁的犬类除外)每日穿刺肿胀部位抽取渗出物,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一到两次,直至抽取出的血液渗出物颜色变淡。将血肿腔内注射消炎止痛的药物,可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林可霉素注射液等。
王滈滈曾在一例耳血肿病例中保守治疗时使用了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效果良好,可进行参考。将如意金黄散与食醋、蜂蜜混合后,涂抹在耳廓的两侧,使用耳绷带压迫止血0。
7.3.2手术疗法
对于较为活泼的大型犬,如金毛;或甩头、挠耳现象频繁;血肿面积较大的病例发生耳血肿时,一般的保守疗法往往效果不明显,且耗时较久,耽误最佳治疗效果,建议采取手术疗法。
血肿面积较大并且有较多渗出液时手术疗法过程中可在“S型”切口处放置纱布引流条,每日进行更换引流条,消炎处理,护理创口并且冲洗空腔。最佳手术时间应在血肿发生后的第5到7天内进行,因为时间过早,会引起术中出血量增多0。手术疗法的切口和压迫的缝线会导致患犬的耳朵变形,条件允许的情况,可包扎竖耳绷带来预防。术前与主人做好沟通,防止医患矛盾。
也可参考杜山的一篇报道“夹板固定法”0。减少缝针,代替普通的压迫缝合法,来降低术后耳廓变形的概率。
7.4防止复发
对于任何的耳血肿病例,需要治疗导致甩头,抓挠耳部的潜在病因,才能够有效的防止复发。且需控制可导致的机械性损伤因素,如外出遛狗牵好牵引绳,防止犬与犬之间的打斗。
治疗的同时,好的包扎手法可降低复发的几率。有个别包扎技术会导致血肿在术后恢复过程里再现,或影响术后恢复进程。动物甩头的时候容易使耳廓的血压升高,利用包扎技术,使患犬在甩头的过程中旋转直径缩小,以此减小离心力[7]。包扎法可参考下图(如图6.1)
治疗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做好定期的耳道清洁、护理;定期做体内、体外驱虫,做好预防。
参考文献
[1](美)罗兹(Rhodes,K.H.),(美)沃纳(Werne,A.H.).小动物皮肤病诊疗图谱[M].中国农业出版社,:~.
[2]杨嘉陵.常见皮肤病(五)马拉色菌皮炎[EB/O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