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看新闻
耳朵是我们身体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外部环境。但是大家知道吗?其实,耳朵的健康也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态,经常捏耳朵竟能越捏越延寿。那么想知道有哪些耳朵按摩方法以及耳朵该如何保健呢?一起来看看吧。
耳朵越捏越年轻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与肾脏关系密切。而我们常说肝有病,需补肾。
所以,按摩双耳,除了通经活络,调理脏腑,还可以补肾养肝。老中医教您如何按摩双耳,为了健康经常试试吧!
提耳尖用食指和拇指各捏住一个耳尖,然后往上提。
牵耳轮用食指和拇指各捏住左右耳轮,向外拉,同时,边拉边按揉。
拉耳垂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捏住双耳垂,先轻轻地捏揉,然后向下拉。
按耳窝用食指分别按压左右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推耳根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沿着左右耳根的下部向上耳根推,然后再由耳根的上部向下推。
刮全耳用双手掌由耳后向前刮,紧接着由耳前向后刮。每个部位按摩二三十次,做完耳部按摩也就10分钟左右。
做完应该感到双耳发烫、面部发热,浑身暖融融的。如果不是,那是因为力道小了点儿(但也不能用力过大),可以再做一遍。
从耳朵了解内脏健康程度
1、颜色、光泽
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
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
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2、形态变化
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
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
此外,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3、定位诊断
就耳的定位诊断而言,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而致牙齿、牙龈肿痛时,或脸上长小疙瘩时。
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
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如今的耳诊与传统的耳诊相比,加入了精确定位的耳穴内容。诊法也不再局限于望诊、触诊,染色诊法、生物电测定法等方法正在蓬勃发展。
当然,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判断机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
耳朵按摩方法
1、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3、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
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4、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
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5、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
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胭炎。
6、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
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
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8、双手扫耳法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
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耳朵如何保健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2、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3、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
因此,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用此类药物;
4、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
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损害听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音性耳聋。
工厂的噪音会导致职业性的噪音性耳聋,卡拉OK等噪音很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不去,另外也应避免长时间听耳塞,否则会引起听力减退;
5、经常按摩耳朵
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
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6、不要掏耳朵
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
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7、积极治疗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疾病。这类疾病可能会引起耳朵的病变。
耳朵特征判断健康问题
1、耳廓弯曲
耳廓弯曲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心脏的健康状况。
2、耳垢有特定气味
每个人的耳朵里面都是会出现一定的耳屎的。
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垢,耳垢不一定是外界的脏东西,耳垢也是人身体多种分泌物的表现之一。
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在我们身体中的某一种基因是会让我们耳朵里面的耳垢散发出特定的气味。
而这个基因是和癌症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要注意了。
3、耳朵发红
我们的耳朵可能因为热或强烈的感情发红,但发红也可能指示的是肾上腺素的不足。
肾上腺素有助于身体在紧张情况下采取行动,其缺乏可导致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短期耳鸣就像参加一些吵闹的摇滚音乐会,但如果症状持续半年以上就是慢性耳鸣的标志。
幸运的是,它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会导致耳聋。
5、小耳朵
小巧的耳朵似乎更有吸引力,但在小耳朵人群中也更容易发生湿疹和肾脏疾病。
小耳朵的人耳道较狭窄,还增加了耳湿疹的风险。
结语:看完了上面的文章,大家对于耳朵与我们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平时该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耳朵健康,怎么样从耳朵特征判断健康问题的相关知识是不是已经学会了呢?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我们更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时刻保持健康身心!
(来源:三九养生堂)
吃烤鸭,免费得生煎包!
免费获得一份生煎包或小笼包---在各大社交平台(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