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病因 >> 挤出疖子,才有ldquo人民的正义

挤出疖子,才有ldquo人民的正义

 

在优酷网站稳坐各榜单TOP1、卫视实时收视率破5、最高检察院发声互动5轮……由著名导演李路执导、资深编剧余飞操刀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这两天结束热映,在金牌团队和一众戏骨的加持下,这部以巡回检察制度的实施为背景,讲述新时代检察官维护司法权威、捍卫“人民的正义”的作品,妥妥地“出圈”了。

故事伊始,东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会上,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树国被本地死刑犯家属送上了一面“狗吃良心、贪赃枉法”的“锦旗”。众媒时代里,这段国家公职人员被打脸的视频搅动舆论漩涡,随着剧情推进,潜伏在检察系统内部的黑化分子浮出水面……联想到这部电视剧的第一出品方是最高检察院影视中心,以影视剧对照现实,人们不难看到中国检察系统“刀刃向内”、敢于自省的勇气和自信。

这也是李路自《人民的名义》后第二次和最高检影视中心合作。某种意义上,这成就了李路,使他得以站在更为宏观的视角,倾听时代心脏的搏动;也通过展现开放、互动、纠错、完善的坎坷进程,记录一个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不断进步。

1月19日,《文艺周刊》就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专访导演李路。

要“真实”,必须放开“尺度”

记者:拍这部剧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又如何“破题”?

李路:主要还是担心老百姓的认知度、共鸣度,说白了,就是他们相不相信剧中的一切,他们觉得这个戏真实、不悬浮,才能有内心的共振。

“破题”,就一定先解决好它的“尺度”问题,要解放思想,不能这个不能碰那个不敢碰。我问出品方和管理部门:你们能不能承受反面形象出自你们检察系统内部?他们说可以。那么好,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创作空间。加上它有很多刑侦断案的强情节,很多观众都觉得这部戏好看,甚至比《人民的名义》还好看。

记者:这部剧的哪些情节特别引发观众的共鸣?

李路:于和伟饰演的检察官冯森,在扮演掮客接近死刑犯家属时,有句金句:“我公检法平趟”。宋春丽饰演的死刑犯家属胡雪娥,说“要么你当清官给广军(胡雪娥儿子)查案子,要么你当贪官收了钱好给我们办正事,就怕你不贪也不清,就整天地在这儿推皮球”,唤起了观众很大的共鸣。

拍摄前我们和检察人员有过多次座谈,也到监狱里进行采风,大量展现狱政工作、监狱生活,都是有依有据地来设置情节,不是空中楼阁地想象。为什么要展现上述那些情节?因为我们老百姓呼唤的公平正义,它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它是在和不公平、不正义的对抗、纠错中实现的。剧中张书记有句话,是疖子就要挤出来。敢于正视自身系统内的痈疽、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才有真正的依法治国,才有人民政府的公信力。

选好角儿,是导演的基本功和职责

记者:剧中一众戏骨的表演可圈可点,观众坦言“看老戏骨在线飙戏”是一种享受。导演如何保持选角儿上的判断力?

李路:其实选角儿是导演的基本功,只不过现在资本对影视创作的干预越来越大,基本上都是公司把演员选好了,导演直接来拍。这一套搁我这儿行不通。《巡回检察组》里的每一个角色我们都反复掂量:谁更合适?谁更准确?选好了演员相当于上好了第一道保险。

男主人公冯森是一个带点儿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检察官形象。他不是特别板正的人,会用自己的路子解决问题,同时又不越界;他伪装成掮客时能邪得起来,他穿上制服又特别正,这要求演员有很强的塑造能力。我觉得于和伟有这个能力,他能塑造人物,而不是演了一辈子还是在演自己。至于宋春丽老师,你很难想象一个在生活里很优雅的女性,能把一个既有点泼皮无赖、又忍受着常人难忍之煎熬的死刑犯母亲塑造得那么动人。这些戏骨对当下的流量演员们也是巨大的榜样和启示。不止一位“小生”“小花”找到我,说想演我的剧:对他们来说,能和戏骨们对个戏,本身就是一场珍贵的表演课。

记者:《巡回检察组》之后,您有何创作计划?

李路:手头上是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再过个把月就要开拍了。这是部年代剧,从年一直拍到现在,讲述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地域横跨贵州、深圳、东北、北京,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这个故事特别戳动我的是它对工人阶级群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dzz/11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