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病因 >> 打通阿是穴,痛消八成

打通阿是穴,痛消八成

 

中医应对各种身体状况,讲究寻经问络,定穴找穴,求根溯源,穴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一块陆地,那么经络就是陆地上的一条条的江流,而穴位则是江流上的一座座蓄水站,可以通过开关穴位的方法,来对经络进行调节,疏经理气,调节人体,达到祛痛解症,症消而身体自愈的目的。

人体共有个穴位,全部循经在络,只有一个价值千金的阿是穴,既在经络之中,又游离于经络之外。但是应对身体的各种不适,没有一个穴位的作用会比它效果更好。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不适而定,多位于不适区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阿是穴的含义是由《内经》发展而来,但“阿是”这一名称首见于《千金要方》。它们是既无具体名称(所有的穴点都称阿是穴),又无固定位置(无论何处的穴点均称阿是),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以病情论阿是,不是以阿是论病情),但对不适症的调理有效(往往还有奇效)。

阿是穴是由于经病灶部位的气血不通而致,也就是说,只要阿是穴存在,就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所以要想缓解疼痛,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艾灸阿是穴!

取穴方法:

1、循经取穴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沿经脉逆顺方向推压、拨揉。根据病变部位与经脉脏腑之间的关系,在相关经脉线上寻找到痛点和阳性反应物;沿经筋循行逆或顺方向进行拨揉,根据病变部位与经脉、经筋之间的关系,在相关经筋部位寻找疼痛和痉挛部位;循皮部用掌或鱼际部进行推擦,根据病变部位和皮部的划分与经脉的关系,在相应的皮部寻找痛点和阳性反应物。这些痛点和反应物就是阿是穴。

2、反应区内取穴

根据感觉到的某部疼痛范围进行触摸。如感冒头痛在头和颈项部,背腰痛而不能弯屈在背腰部,上述部位的阿是穴,都是艾灸的重点。

3、腧穴取穴

根据穴位具有反应病候的功能。用手触压与病相关的穴位取阿是穴。如:肾病触压肾俞穴,有条状或扁状反应物和疼痛感;不思饮食,腹胀,上逆,胃痛,触压胃俞穴:有条状结节和轻痛感;人体皮肉、筋骨病变,在相关穴上反应出来。如颈椎病,触压风池、天柱、肩井、百劳等穴位有扁千、圆形,条状等反应物和疼痛感。另外跌、扑、损伤岔气等在相应穴位也有反应。如岔气,触压胁堂穴有条状反应物和痛感。上述触及到的反应有些在经穴或经外奇穴,与阿是穴重合,这些穴位也应该临时视作阿是穴。因为这些穴位不一定是辨证选穴中所考虑到的腧穴,如果视为阿是穴,就是艾灸的重点穴位。

属于长疖子、化脓的、有血瘤等的症状千万不要按压,切忌!切忌!阿是穴在症状比较轻微时可自行艾灸调理,如果情况严重,建议找专业艾灸场馆进行艾灸调理。

关于阿是穴的由来,中医界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

相传在古时有中医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有一次无意中按到病者某处,病者的痛症得到舒缓于是在该处周围摸索,病者呼喊“啊……是这里,是这里了。”医者加以施灸,果然使病程转好。于是把这一个特别的穴位命名为“阿是穴”。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也就是说,用灸之时未必一定要灸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话,灸在合适的地方,如果能够达到效果的话就可以。这些特殊的痛点就称之为“阿是穴”。

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所以,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调理。

在人体任何部位都可出现阿是穴。有的不在经,不在穴;有的在经,在穴。人体只有存在疾病才会出现阿是穴,说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它的出现反应局部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症缓解。因此阿是穴的存在与消失,可以证明疾病的存在与消失。就比如腰病,在腰部和下肢部出现阿是穴,经过艾灸阿是穴,疼痛消失,说明疾病治愈。

其实我们平时艾灸取穴时,多是以阿是穴当作主穴,然后辅以其它穴位包围病灶部位。当然了,不止是单纯的疼痛,具体到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痛风、关节炎、腱鞘炎、骨质增生等各种局部疼痛疾病,都是可以阿是穴为主穴的。

早在《内经》就指出“以痛为输”,告戒医者疼痛的点就是穴位。它既能反应疾病,也能调理疾病。《千金方》说:“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玉龙歌》中说:“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取阿是穴一般以调理各种局部性痛症为主,还可以调理躯体病、脏腑病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病症。只要诊断正确,手法适当,往往收到立竽见影之功效。

[中医常识]

点击阅读原文,关于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dzz/11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