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跳蚤感染占第一位,螨虫、蜱、虱等引起的动物皮肤病影响动物的健康。钩虫的幼虫性皮炎和犬恶丝虫的微丝蚴性皮炎也有一定的发病率。
(一)跳蚤感染性皮炎 跳蚤感染对犬、猫的影响大于家畜。1.病因 侵害犬和猫的跳蚤主要是犬栉首蚤和猫栉首蚤。它们可引起犬、猫的皮炎,也是犬绦虫的传播者。猫栉首蚤主要寄生于猫和犬,而犬栉首蚤只限于犬和野生犬科动物。温度和湿度对跳蚤影响很大,在低温、高潮湿度的情况下,跳蚤不吃食也能存活1年多,而在高温(干燥)低湿度条件下,跳蚤几天后就死亡。犬、猫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进入有成年跳蚤的地方而发生感染的。2.症状 最容易发现跳蚤的部位是在犬、猫的腹下部、背部和腹股沟。跳蚤刺激皮肤,使感染犬、猫因瘙痒而自己抓咬或摩擦患部。长期跳蚤感染可造成贫血。跳蚤感染还可能出现跳蚤过敏性皮炎,此时,犬、猫感到非常瘙痒,并脱毛,患部皮肤上有粟粒大小的结痂。 在长毛犬、猫的身上不太容易找到跳蚤,但是跳蚤存在的确凿证据是发现蚤粪。如果有跳蚤存在,可在犬、猫体表被毛深处发现硬、黑、发亮的跳蚤粪便。因为跳蚤有吸食血液的习惯,把这些粪团放在一片潮湿的白色吸墨纸上,可以滤出血红蛋白。3.诊断 判断跳蚤存在的诊断方法如下:根据临床症状;观察到跳蚤或跳蚤粪便的存在;发现犬复孔绦虫结片的存在;也可根据跳蚤抗原的皮内试验结果。4.治疗 治疗跳蚤感染常用的药物是杀蚤喷剂或者滴剂,戴项圈、使用相应的药粉或者口服驱杀跳蚤的药物也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发现跳蚤寄生动物后,一定要同时给予驱绦虫的药物。
(二)蠕形螨性皮肤病 蠕形螨感染引起家畜、经济动物和伴侣动物的皮炎,分全身性和局部性的两种,造成被感染动物皮肤毛囊炎,继发细菌感染。在兽医临床病例中,犬的蠕形螨性皮肤病是顽固性、复发性的疾病,与品种、环境温度和接触有关。1.病因 犬蠕形螨寄生在犬的皮肤,而且多寄生在皮肤的疱状突起内,并在此完成生活史,共需要24d。皮肤上可见到数量不等的、与周围界限分明的红斑。蠕形螨造成的皮肤病在夏季多发,沙皮犬、北京犬、腊肠犬等品种患蠕形螨性皮炎的几率高
2.症状 蠕形螨感染引起的皮炎分局部和全身性的。初期出现红斑,红斑多见于眼、耳、唇和腿内侧的无毛处,犬并无痒感。严重感染的犬,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当出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时,病犬瘙痒,并常见体表淋巴结病变。 局部感染多在年轻犬的头部,常见眼周围有红斑形成,圆形,局部被毛脱落,并有少量皮屑,红斑代表皮肤的炎症过程。严重感染治疗不当或不予治疗,可造成全身感染,被蠕形螨寄生的毛囊膨胀,破溃后螨虫扩散,细菌和碎屑进入皮肤中引起异体反应,并有脓疱和脓肿形成。螨虫也产生免疫抑制性血清因子,它易助长细菌的感染。全身性蠕形螨感染伴随严重的瘙痒以及明显的自我损伤
3.诊断 诊断螨虫感染可根据病史,体表皮肤症状,皮肤刮取物镜检结果综合判断。4.治疗 治疗蠕形螨感染性皮炎的原则是治疗螨虫和细菌同步进行。皮下注射害获灭(伊维菌素),注射2~3次,每次间隔7d;也可以使用长效害获灭(如通灭)或者净灭(多拉菌素)。全身严重瘙痒时可短时间应用地塞米松或口服醋酸泼泥松、扑尔敏,但是最好不要超过3d;出现脓胞或脓肿时,应给予抗生素药物配合治疗。用含伊维菌素的浴液涂布患犬皮肤,是有效的辅助疗法。环境喷洒灭螨药效果较好。
(三)疥螨感染性皮炎 疥螨可以引起瘙痒性皮炎,主要侵害牛、羊、犬、猫和狐狸等动物。特点是皮肤红疹和剧痒。某些品种的犬易感,如大麦町、北京犬和巴哥犬等。1.病因 猫疥螨病是较严重的猫皮肤病。交配后,雌虫在犬皮内打洞,并在洞内产卵,卵经3~8d卵化,卵虫的幼虫移至皮肤表面蜕皮,相继发育为一期若虫、二期若虫和成虫。雄虫和未交配的雌虫也在皮肤内开凿洞穴,但交配是在皮肤表面进行的。整个生活史需要10~14d。猫疥螨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的
2.症状 病猫的一般症状为掉毛、皮肤变厚,出现红斑,小块痂皮和鳞屑以及非常瘙痒引起犬自己抓伤,继发细菌感染。疥螨常寄生在外耳,严重时波及到肘部和跗关节部。在临床上,常见腹下部病灶分布较多
3.诊断 诊断疥螨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皮肤刮取物的显微镜检查结果来确诊,耳部皮肤刮取物检出率较高。4.治疗 疥螨的治疗主要是皮下注射害获灭或者长效害获灭,其它方法请参考犬猫蠕形螨的治疗。犬猫疥螨可以暂时地侵袭人,引起瘙痒、丘疹性皮炎,但犬疥螨不能在人身上繁殖,所以人不用治疗即可自愈。局部喷洒杀螨药物有助于病宠的康复。
(四)犬猫耳痒螨感染1.病因 犬、猫的耳螨是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的,特别是在犬的哺乳期。2.症状 犬、猫的耳螨有高度传染性,有瘙痒感,犬、猫常自己抓伤,常见犬、猫摇头,有时甚至出现耳血肿、发炎或过敏反应,在外耳道有厚的棕黑色痂皮样渗出物。犬、猫耳痒螨的早期感染常是双侧性的,进一步发展则整个耳廓广泛性感染,鳞屑明显,角化过度并自己抓伤。更严重的感染则双耳廓有厚的过度角化性鳞屑,并漫延到头前部。犬、猫的耳螨常见侵害外耳道,但是耳螨也可引起耳部、同侧后肢远端(搔抓病耳)和尾尖部瘙痒性皮炎。3.诊断 耳部取样镜检可以发现耳螨。4.治疗 治疗犬、猫耳痒螨时应先清洁外耳道,再向耳内滴注杀螨药,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者喷杀螨剂;皮下注射害获灭,配合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短期止痒)。
(五)犬姬螯螨感染1.病因 犬姬螯螨寄生于皮肤的角质层内,以组织液为食。它的生活史全部都在宿主身上完成,传播是通过直接接触进行的。2.症状 姬螯螨造成轻度瘙痒,犬背部、臀部、头部和鼻上有黄灰色的鳞片,犬运动时掉下。也有的犬带虫但无临床症状。姬螯螨可以感染人。3.治疗 治疗时应洗净并除去鳞片,止痒可用皮质类固醇。伊维菌素、净灭、通灭和多数杀虫剂都有效。
2.症状 蜱通常附着在犬的头、耳、腹下部或者脚趾上吸血,其附着部的皮肤受到刺激并出现炎症反应。一般地,只有幼犬被蜱严重感染才出现贫血,而这种因蜱造成的贫血和蜱麻痹的现象在家庭养犬中非常少见。蜱是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和原虫的传播媒介。3.诊断 蜱被发现寄生于犬身上,在多数情况下是养犬者在梳理犬被毛时,看到并剥下犬身上的褐色“虫”,这就是蜱,大小从小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图14-2-43)。
4.治疗 在蜱数量少时,养犬者用手把蜱剥下,注意用力的方向应当与皮肤表面垂直。如果大量蜱寄生时,应进行药浴,或清洗被毛后撒药粉进行治疗。在屋内养犬的家庭应定期喷药以预防蜱。有院子的养犬者要注意犬窝的卫生,割掉或烧掉杂草使蜱无栖息之地。新的高效杀蜱专用药物已经在国外临床应用。
(七)犬虱病1.病因虱病的发生与动物及环境的卫生状况有一定关系。引起犬虱病的主要有犬毛虱和犬长颚虱两种。犬毛虱还是犬复孔绦虫的传播者,它外形短宽,约2㎜长,黄色带黑斑,雌虱交配后产卵于犬被毛基部,1~2周后孵化,幼虫脱三次皮,经2周发育为成虱,成熟的雌虱可以活30d左右,它以组织碎片为食,离开犬身体后3d左右即死亡。犬长颚虱为吸血性寄生虫。身体呈圆锥形,长1.5~2.0㎜。它终生不离开犬的身体。产卵于犬的被毛上,卵经9~20d孵化为稚虱,稚虱3次蜕化后发育为成虱,从卵到成虱的发育过程约需30~40d
2.症状犬毛虱以毛和表皮鳞屑为食,造成犬瘙痒和不安,犬啃咬瘙痒处引起皮肤自体损伤,脱毛,继发湿疹、丘疹、水泡、脓疱等;严重时食欲差,影响犬的睡眠,造成犬的营养不良。长颚虱吸血时分泌有毒的液体,刺激犬的神经末梢,产生痒感。大量感染时引起化脓性皮炎,可见犬脱毛或掉毛,患犬精神沉郁,体弱,因慢性失血而贫血,犬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差
3.治疗预防犬虱感染可用相应的浴液定期洗澡,治疗时应隔离病犬,皮下注射埃弗霉素每公斤体重0.2㎎,患部皮肤涂擦0.1%林丹或0.5%西维因。许多杀虫剂对虱均有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