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剪纸
平遥剪纸主要源于民间。广泛应用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等方面。人们将自己企盼幸福、庆祝丰收、辟邪消灾、神灵崇拜等思想感情通过剪纸这种形式表达出来,使剪纸在装点人们生活、寄托人们情感的同时逐步衍生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日益夺目的光彩。平遥剪纸体裁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寓意深刻,是思想性、装饰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有一种名为“扫天婆”的剪纸,图案上是一位手拿扫帚的老婆婆,据说这种剪纸具有止雨防涝的神奇功能。它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渴望战胜自然,渴望把握命运,渴望远离苦难,渴望安居乐业的一种美好心愿。“卐”读“万”,是剪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图案。“卐”原是梵文,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长寿二年(),武则天规定此字读“万”。从此在民间广泛应用,寓意吉祥万福。“卐”字四端延伸,有连绵不断之意,邑人呼做“富贵不断头”。这种图案不但在剪纸中应用广泛,而且在建筑物的雕饰上以及日常的生活物品上也是随处可见。
民间剪纸大都以人物、动物、草木、花卉等为题材,创作者往往撷取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意象丰富、寓意深刻的艺术图案。如《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百年好合》、《喜气临门》、《莲开并蒂花》象征婚姻的美满幸福;《刘海戏金蟾》赞美真挚的爱情;《柿子如意》、《四合如意》、《五毒协和》、《吉祥如意》祈求事事如意、岁岁平安;《喜鹊登梅》的寓意是喜上眉梢、喜事盈门;《榴开百籽》、《麒麟送子》祝愿人们早得贵子、多子多福……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艺人凭借一双巧手,张开想象的翅膀,剪出了心中美好的理想。他们以形传神,一切巧思妙意尽在其中。
常用的剪纸方法有两种,其一为剪刀剪,其二为用刀刻。剪刀剪的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折剪,一个是展剪。折剪一次只能剪一个,展剪能剪六张到八张。而刀刻是先把纸叠起来,图案精细的能刻30到50张,图案简单的能刻50到70张,刻纸一般是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剪纸艺人一般是把纸折成六折、八折、对折进行剪,线条比刀刻的流畅、细腻。
历史沿革:
清代到民国年间,平遥县民间剪纸比较普遍。常见的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图案种类有“蛇盘兔”、“榴开百籽”、“哈蟾吹笙笙”、“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喜”字团花。男婚女嫁的图案有“长命百岁”、“百年好合”、“喜气临门”、“吉祥如意”等。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馆每次举办的美展中都有剪纸的一席之地。
主要价值及影响:
年,梁赵村李玉花的作品《刘海戏金蟾》、《蛇盘兔》、《喜鹊登梅》、《军民鱼水情》、《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等参加了全省举办的展览,大获成功。李玉花被山西省艺术馆誉为“剪纸艺术家”。年,南政村毋矜贤的作品《团花》,在山西省民间工艺品展览中获奖。20世纪90年代,本县较出名的剪纸艺人有桥头村的曹巧英、净化村的张玉英、郝开村的闫秀英,郝开村的温涛等。进入21世纪后,剪纸成为平遥的一种文化产业,大小不一的剪纸艺术陈列馆分布在古老的明清街上,每隔三五步就是一家,成了一道别致的民俗文化风景线。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质朴的乡土气息,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民风民俗,轻柔地触动着游人的心灵。不少剪纸已有自己成熟的品牌和字号。剪纸为人类史上增添了可贵的民族艺术篇,中国剪纸就像一座“活化石”博物馆,从中可以看到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本身,具有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心理素质感情的凝聚。剪纸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历史资料,也向海外展示了我们民族艺术的风采。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剪纸福娃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来宾。当北京奥运会的冠军们刚走下领奖台,就收到了中国民间剪纸艺人为他们剪刻的奥运风采形象。使得这些外国运动员即兴奋又惊奇,无不对中国民间剪纸艺人高超的技艺表现出由衷的赞叹。传统的剪纸图案逐渐从民间走向世界历史舞台,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从图案到写实,显示出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强大表现力。剪纸作为中国符号,传到欧、美、日等国家,同时也出现在许多国家出版的画册上。
更多内容听我讲非遗(一)
瑰丽的平遥推光漆器
听我讲非遗故事(二)
美味的平遥牛肉
听我讲非遗(三)
神秘的纱阁戏人
听我讲非遗(四)
神奇的平遥王氏中医妇科
听我讲非遗(五)
辉煌的平遥票号
听我讲非遗(六)
忠勇双全的晋商镖局
听我讲非遗
妙趣横生的平遥弦子书
听我讲非遗(八)
神奇的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
听我讲非遗(九)
醉人的平遥黄酒
听我讲非遗(十)
精致的宝龙斋传统布鞋制作技艺
听我讲非遗(十一)|宝剑制作技艺的奥秘
听我讲非遗(十二)
美味的油茶是怎样做出来的?
听我讲非遗(十三)
什么是钱币枕?
听我讲非遗(十四)
精美的传统玻璃画
听我讲非遗(十五)
百应健脾王”丸药制作技艺
听我讲非遗(十六)
平遥郭氏小儿疝气中医疗法
听我讲非遗
平遥庞氏崇实堂痈疽疔疖中医疗法
听我讲非遗(十八)
透骨清瘀疗法
听我讲非遗(十九)
平遥柴氏牙疼散
听我讲非遗(二十)
杨氏中医烧伤疗法
听我讲非遗(二十一)
平遥水煎包制作技艺
听我讲非遗(二十二)
平遥雷氏密刺针灸疗法
听我讲非遗(二十三)
宝龙斋传统布鞋制作技艺
听我讲非遗(二十四)
平遥加成五谷画
听我讲非遗(二十五)
平遥凤秧歌
听我讲非遗(二十六)
平遥古建筑装饰技艺
听我讲非遗(二十七)
平遥古灯艺
听我讲非遗(二十八)
平遥田德甡堂鼻渊中医疗法
听我讲非遗(二十九)
平遥一绝犀皮漆艺
总编:清扬婉兮
责辑:陈红瑾
编辑:路芳婷
审核:曹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