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期刘涛的采访节目,其中有个听婴儿哭声辨别宝宝怎么了的环节。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跟着学了一招,后来这也成了自己带宝宝时的杀手锏。可惜记性不好,当时是什么节目已然忘记,这里只能用文字来阐述,帮助大家去辨别,希望能够帮到新手妈妈们。
先推荐个魔妈近几日看到的视频给大家(流量不够的亲请看下方截图),讲的是一个国外医生通过简单的一些动作,能立马让2-3个月刚接种疫苗的宝宝止哭,看完感觉超级神奇,新手妈妈不妨试试看哦。
止哭四招立马搞定:
1、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让宝宝两手在胸前交叉;
2、温柔地将宝宝双手固定住
3、用惯用的手拖住宝宝尿布包裹的区域
4、保持45°倾斜角度上下晃动宝宝,也可以摇一下他的小屁股。
看完都觉得宝宝浑身软绵绵的,很享受,好舒服的样子。记得手法要轻柔,大力度摇晃是会影响到宝宝大脑的。
宝宝哭闹常见原因1饥饿宝宝常在喂奶后2~3小时啼哭,哭声较短,声音不高不低,长短均匀,平坦而富有节律。与此同时可见宝宝转动头部并张开嘴巴左右觅食。
措施:吸入奶头后,宝宝立即停止啼哭,吃饱后便可安然入睡。
2尿布浸湿常在吃完奶或睡醒后,宝宝的哭声长短不一,高低不均,没有规律,常常边哭便活动小屁股。
措施:为宝宝换上干净的尿布后,便停止哭闹,或玩耍或入睡。
3烦躁不安或孤独常在宝宝吃饱入睡前或玩耍前,哭声长短不一,无节奏感,常哭哭停停,断断续续,并且时不时会睁大眼睛左顾右盼。
措施:大人抱起安抚后即停止哭泣,放下后又开始哭。
4环境太吵如果宝宝的哭声里带着烦躁不安的情绪,你应该检查一下周围环境是不是过于喧闹,比如强烈的灯光、嘈杂的声音、搬动物体等,甚至只是你摇晃宝宝的幅度太大了。如果是这样,先尽可能地让周围的环境平静下来,把灯光调暗,让屋子里的声音降低,减小手臂的摆动幅度等,可以先把让宝宝躺在床上任其发泄一会儿,然后看看能否安抚好宝宝。
措施:那些比较敏感的宝宝会倾向于有规律的生活,家长应尝试建立一个作息时间表,努力使每天的喂奶、洗澡、散步、睡觉的时间固定下来,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安心。
5温度太高或太低
宝宝常在室温高或衣服被子太厚时啼哭,哭声较高,并且四肢乱蹬,伴有面部及全身出汗,自己蹬开被子后,哭闹即停止。
措施:麻麻可用手去摸摸宝宝的额头、脖子和耳朵等暴露在外面的部位,如果宝宝脖子和耳朵后面有汗,那表示太热了,如果这些地方很凉,则温度太低,需要给宝宝添加衣被。
6太疲惫,需要睡觉累了就睡是婴儿大多数时间的本能反应,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抚,他们很快就能睡着。疲惫的宝宝会打哈欠、揉眼睛等,如果你没有发现他的这些暗示,还是一相情愿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抗议的哭声也就越强烈。宝宝会发脾气也是难免的,他没有力气抵抗,当然要用哭声来表示了。此时宝宝的哭声一般很强烈,而且还略有颤抖和跳跃。
措施:这时麻麻最明智的做法是赶紧让周围安静下来,把他放到他熟悉的小床上去,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7身体不舒适宝宝卧位不舒服、衣服过紧、蚊虫叮咬等,此时宝宝的哭声烦躁,皱眉,四肢扭动,处理舒适后即可停止啼哭。
措施:如果你听到宝宝突然尖声哭闹,就要马上检查是什么让他不舒服或受伤了。看看是否床栏卡住了他的腿或脚,或者有灰尘迷住了眼睛等等。在确认没有问题后,适当地安慰安慰宝宝,等他情绪稳定了再离开。
8受到惊吓
宝宝受到惊吓或打击时,哭声高而尖,回声长而短。
措施:要迅速找到原因加以处理。
9感到疼痛此时宝宝的哭声无规律性,声音较高且长而有力,多为阵发性,忽缓忽急,不觅食,身体活动没有特异性。这时喂奶不会让宝宝安静,宝宝会吐出奶头继续哭闹。有可能是肠绞痛、胀气、外耳道疖、皮肤感染等。
措施:应及时请医生诊断。
10病情严重此时宝宝的哭声没有规律,声音低沉,短而无力甚至呈呻吟状,同时全身反应淡漠,不吃奶,发热或体温不升高。
措施:发现医院检查。
11生理性啼哭宝宝的生理性啼哭,声音抑扬顿挫,很响亮,宝宝的进食、睡眠及玩耍都很好,每次哭的时间很短。
措施:此时妈妈只要轻轻触摸他、对他笑,或把他的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晃两下,宝宝就会停止啼哭。
适当的哭闹可以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促进胸廓、心、肺的发育,还能促进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因此,对于宝宝的哭闹,当妈的还是要学会理性对待,别宝宝一哭,立马就心急如焚。
END
喜欢魔妈的,可以到momaquan来看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