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眼科接诊了一个刚刚3个月大的小患者,眼睛已经红肿成了一条缝!原来,几天前小宝宝不小心用指甲抓伤了眼睛,眼睛有些红肿,因为民间有用母乳治疗眼疾的说法,家里老人让妈妈往孩子眼睛里滴母乳。谁知才滴了两天母乳,孩子眼睛不但没有消肿,反而越肿越厉害!
医院各科室转了一圈,发现各个科室的医生们都有吐槽,有些陋习让孩子病上加病啊!
陋习大盘点◆孩子高热不退、胃口不好、感冒了都可以扎手指放血治疗
放血治病这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偏方。
宝宝高热不退,老人说拿着针在手指上扎下放点血就能退烧!
胃口不好,在手指上针刺放血就能开胃口!
感冒了,拿着针在手指上扎下放点血好得快!
医生点评:
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幺远
对于小儿发热,民间扎手指放血退热的疗法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小儿发热可以有多种病因,感染、免疫紊乱或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没有查清病因的时候最好不要随意用放血疗法,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另外,在放血治疗时因为找不准放血位置或用具不干净还很容易引发感染。
消化不良、脾胃不和是儿童比较常见的疾病,民间确实有扎手指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疳积的疗法,但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施治。这类疾病并不是依靠扎手指的办法就一定有效,特别是因为食积导致的消化不良,或是脾虚、脾胃功能失调的孩子应在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生冷,注重脾胃功能的调养,不要擅自使用扎手指的方法。
◆母乳能够治疗眼疾,还可以治疗湿疹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母乳是极其珍贵的,但是母乳也不是万能的!
民间有母乳能够治疗眼疾的说法,湿疹是小宝宝的常见病,还有很多人认为母乳能够治疗湿疹,直接把母乳涂在皮肤患病处。
医生点评:
医院眼科副主任张永强
对于眼睛,母乳也是异物,因为母乳有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对一些细菌、真菌等而言也是很好的营养物质。所以母乳进入到宝宝的眼睛后,不但不能杀灭真菌,反而可能会滋养真菌。孩子眼睛有炎医院对症治疗。
医院皮肤科医生康丽
把母乳涂在皮肤上不能治疗湿疹,母乳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长了湿疹的皮肤,局部的屏障功能异常,如果在湿疹皮肤表面涂母乳,很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感染或使得细菌通过皮肤达深部感染。
◆烫伤涂牙膏、盐水、酱油
宝宝小、淘气,很容易发生被烫伤的事件。看见宝宝烫伤,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喜欢用偏方,盐水、酱油、牙膏都是使用率较高的烫伤偏方。
医生点评:
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邱晓红
孩子烫伤后,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不能随意用食盐来涂抹伤口,在伤口涂抹牙膏、酱油也是误区。在烧伤创口上涂抹牙膏、酱油或是花生油等,反而会阻碍散热,容易污染伤口,不利于医生检查和清洗伤口。
一旦孩子发生烫伤,切忌野蛮脱去其衣物,应该用剪刀将衣服除去,同时将烫伤处在冷水中冲淋10分钟左右,达到局部降温的目的。
对烧烫伤严重者,应立即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创面,创伤面不要涂抹药物,保持清洁,医院治疗。
◆给宝宝勤掏耳朵,耳屎越掏越干净!
很多家长认为耳屎不干净,害怕孩子耳屎不掏会越来越多,因此都有在家给宝宝掏耳屎的习惯,一些家长掏耳屎的工具很随意,时间也很频繁。
医生点评:
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李颖琦
耳屎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物质,医学名称叫“耵聍”。虽然我们叫它耳屎,但耳屎并不脏,相反,耳屎还有很多优点,可以滋润耳道上的细毛,细毛可以阻止粉尘、细菌、昆虫入侵。耳屎还可以减少外耳道炎和霉菌病的发生。经常掏耳屎反而容易刺激耳屎分泌,导致耳屎越来越多。
在家掏耳屎隐患大,工具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孩子外耳道发炎,甚至刺伤鼓膜。因为不能保证孩子始终处于安静状态,容易发生刺伤鼓膜的意外。家长来回搔刮也容易引起炎症。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有一些耳屎在不知不觉中会自行排出耳道,所以家长只需要每3至6个月带孩子到耳鼻喉科,请医生判断孩子耳屎是否过多,并帮忙取出即可。
◆小儿发热要捂汗“捂一会,等汗出来就不烧了。
宝宝发烧时,不少家长都会想到“捂汗”这一招,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同时还会伴有怕冷,因此还会给孩子穿多点、盖多点,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把孩子的小脸蛋热得红扑扑的。
医生点评:
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曹桂霞
孩子发烧给孩子捂汗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甚至可能引发危险。
孩子发烧时,末梢循环变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凉,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将孩子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易处于缺氧状态,令宝宝身体更吃不消。
来源:北京医院
图片来源:网络
猜你喜欢
宝宝咳嗽久了会得肺炎?快速识别肺炎、有效止咳有方法!
这个药千万慎用!治不了感冒,还会导致胎儿畸形!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