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入伏,天气马上就热起来了,家长们都喜欢带孩子去游泳。一是能锻炼身体,二是对身心发展也有很大的益处。不过,宝贝们在尽情戏水锻炼的同时,可别忽略了对耳朵的爱护。每年6-8月份是外耳道炎及疖、中耳炎、耵聍栓塞等疾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喜欢游泳的孩子们比较多。
1
外耳道炎及疖
1)诱发因素:(什么原因导致的?)
耳道进水后,可用的手牵拉耳廓,头偏向下,用同侧下肢单足站立,跳动数次,耳内的水自会流出,耳道慢慢干燥。或用消毒棉签轻轻搽净即可。值得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自行挖耳,很容易损伤外耳皮肤,使外耳道炎症更易发生。
2)症状及危害:(危害不容忽视!)
外耳道有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转变成慢性。皮肤肿、遮蔽鼓膜,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是等症状。
○
3)治疗(早治早康复)
1.早期可局部应用1%~3%酚甘油或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可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2.如果外耳道炎发展成外耳道疖的话,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
3.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不宜涂太厚。
4.有化脓性中耳炎的小朋友要特别注意,病情严重的要先治病,就尽量不要游泳了。
5.对疑为坏死性外耳道炎者要及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早使用敏感抗生素,并纠正全身不良状况。
○
4)外耳道炎的预防不仅和游泳相关,还和平时的护理有关(日常护理也重要)
1.未病时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婴儿湿疹者,更应该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耳朵本身有自洁功能)。
2.既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
3.按时复查检查情况。
4.痒时忌瘙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抓骚擦。
5.患病期间,禁忌辛辣食品、淡水产品、海鲜。
6.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2
耵聍栓塞
正常情况下,外耳道表面附有一层薄耵聍,可自行脱落排出,但有人耵聍分泌过多,或外耳道皮肤有慢性炎症、外耳道狭窄,畸形等,就不易排出,慢慢堵塞整个外耳道,尤其是游泳后,池水进入外耳道慢慢泡发耵聍,这些干燥的耵聍遇水后体积迅速膨胀,压迫外耳道壁,游泳后孩子感到不同程度的耳痛,耳内闭塞感及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
治疗:(还是早治早好吧!)
取耵聍应细致耐心,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1.对可活动、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耵聍可用膝状颞或耵聍钩取出耵聍块。较软的耵聍可将其与外耳道壁分离后分次取出。较硬者用耵聍钩从外耳道后上壁将耵聍与外耳道壁分离出缝隙后,将耵聍钩扎入耵聍团块中间,慢慢构出,尽量完整取出。
2.耵聍难以取出者,可先滴入5%碳酸氢钠溶液,每日滴4~6滴,待2~3天耵聍软化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清除之。已有外耳道炎者,应给予抗生素控制炎症。
注明:为了传递社会健康,本内容转载于网络,无意侵权、或不实仅供参考
Δ白内障,青光眼,结膜炎、角膜炎、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中耳炎、耳鸣、耳聋、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眼耳鼻喉等疾病,手术治疗,办理新农合住院治疗仅花元---元即可治愈出院。
Δ内痔、外痔、混合疮、肛裂、脱肛、肛门狭窄等肛肠疾病,手术一次性治疗,办理新农合住院治疗仅花元--元即可治愈出院。
Δ皮肤病顽固还复发。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触动了你,同时对您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所帮助,请告诉给他们哦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