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吮动作、咬嘴唇
个别家长为了制止婴儿哭而将奶嘴放在孩子的嘴里,让孩子不停地吸吮,这样时间长了之后,若不将奶嘴给孩子含他就哭,而一给即不哭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坏习惯,甚至孩子长大了嘴里还常常留有吸吮动作,这样还会影响孩子的口形。 纠正方法:尽量不使用奶嘴,假如孩子哭时,可采用其他方式方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如用玩具、抱起来、说说话、引逗等。 有个别孩子常咬嘴唇,或常因害羞、情绪不好、模仿他人而出现嘴唇的动作。久而久之,即养成了咬嘴唇的不良习惯。 咬下嘴唇会使上门牙舌侧和下门牙唇侧受压,这种异常压力会使上门牙前逐渐倾斜,压迫下门牙向后移动,结果造成上门牙过度前龇,俗称龅牙,上嘴唇也被前龇的上牙支得蜷缩变厚,与下嘴唇难以并拢,形成“开唇露齿”的面容,或咬上唇则与以上情况相反,即形成俗称的“兜齿”。整个面部显得凹陷,因此,家长对有吸吮动作与咬嘴唇习惯的孩子应随时提醒纠正,否则将妨碍美观。啃手指头、咬指甲
有的孩子从几个月起就开始啃手指头,手与指甲的污垢中藏有多种细菌及寄生虫卵,当孩子啃手指头或咬指甲时细菌或寄生虫卵很容易进入消化道,使孩子得肠道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纠正方法:在孩子婴儿期可将玩具放在他的手中,使他没有啃手指头、咬指甲的机会。大一些的孩子可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并应让孩子养成用指甲刀剪指甲的良好习惯。挖鼻孔、掏耳朵、揉眼睛
有的孩子愿意用手挖鼻孔,这样会使鼻孔内的鼻毛脱落失去保护作用,而且还容易使鼻粘膜受损从而引起鼻出血或感染,甚至细菌可经面部血管进入颅脑而危及生命。 挖耳孔会弄伤耳道,容易引起耳道发炎或耳道疖肿,如不小心将耳膜弄破还可以影响听力。耳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小虫或其他异物进入内耳,其实耳屎多了,会随着人体运动或侧睡等动作自行掉出,不必掏取。 手很不干净,用手揉眼睛会把微生物带入眼里,容易患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眼疾。因此,擦眼屎或眼泪时,要用清洁的手帕。 挖肚脐、摸乳头、阴茎 应当说这是一种坏习惯。 纠正方法:应经常给孩子洗澡、勤换内衣等,保持身体清洁卫生。对稍大一些的孩子用说服引导的方式使其改正,或采用其他方法转移其注意力。看书、做作业时歪着身子
有些孩子看书或做作业时不注意身体姿势的端正,喜欢歪着身子或伏在桌子上。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骨骼容易变形,姿势若不端正容易形成驼背或脊柱侧弯,不但对健康有害,还影响体型美,因此要及时发现,早日纠正。 以上种种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时间越短越容易纠正,时间越长越难以克服。若遇到难纠正的坏习惯时,家长应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诱导,绝不能采取打骂等粗暴的办法来对付。因为坏习惯是在大脑皮层内留有较顽固的“兴奋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即行消除。如果只用简单生硬的打骂做法,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易纠正,反而会使坏习惯加重。因此,只有用爱护、关心、体贴的办法来说服和诱导孩子,使其自觉地纠正,或采用其他的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慢慢地克服。如果发现他们有了微小的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收获会更大。小编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你对文章有什么样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哦,喜欢的也可以点赞收藏。注: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