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症状 >> 常见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常见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白癜风医的好吗 http://www.yushiels.com/

在你可以学会中医阴阳五行专业知识,中医针灸技术、产后催乳、产后失眠、产后修复、小儿推拿、以及亚健康调理!

运用《黄帝内经》的原理:调理各种女性乳腺增生、祛副乳、丰胸、积乳性囊肿、少奶、乳腺炎、盆腔积液、月经不调、闭经、少经、各种疼痛、小儿常见病,同时通过小儿推拿促进身体发育,益智健脑,改善偏食厌食,增强免疫力。

全国加盟

刘燕:或(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味甘)。 

性味与归经:淡,平

功能与主治:

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用于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34串红

药用部分为全草,生长期皆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及功效:甘,平。清热,凉血,消肿。

主治选方:治疔疮初起:鲜一串红适量,捣烂外敷。

35鸭舌草

鸭舌草食疗作用:鸭舌草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疔疮等。也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和百日咳。

鸭舌草做法指导:

1、治吐血:鸭舌草一至二两。炖猪瘦肉服。

2、治赤白痢疾:鸭舌草适量,晒干。每日泡茶服,连服三至四日。

3、治疔疮:鸭舌草加桐油捣敷患处。

4、拔牙:水玉簪二钱,玉簪花根二钱,信石一钱,鲫鱼一条(约一斤重)。前三味药共研细粉,去鱼肠杂,装药缝合,挂阴凉通风处约50天后,鱼鳞上即可生出霜样物,即所用的药粉。用时先轻微剥离牙龈,点上此药(约一个鳞片上的药量),片刻以后,牙即可拔下。此药不可咽下,以免中毒。

5、治蛇、虫咬伤:鲜鸭舌草,捣敷。宜忌:虚寒性泻痢禁用。

36凤眼兰

别名:水葫芦、水浮莲。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用于中暑烦渴,肾炎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0.5~1两。

37兰花参

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

38柴胡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

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药材:柴胡用法用量,煎服,3~10g。解表退热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

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39桑白皮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经。

功用: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40玉竹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41麦冬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42红蓼

1、《名医别录》:红蓼,如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实。   

2、《纲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红,故曰荭,曰鸿,鸿亦大也,《别录》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云一名石龙,生水中,陈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荭。据此,则二条乃一指其实,一指茎叶而言,今并为一。其茎粗如拇指,有毛,其叶大如商陆叶,其花色浅红成穗,深秋子成,扁如酸枣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茎叶。

采收和储藏:晚秋霜后,采割茎叶,洗净,茎切成小段,晒干;叶置通风处阴干。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   

资源分布: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性味:辛;性平;小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

43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性味:甘,平。

功效:养血平肝,利尿消肿。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治乳痈肿痛,疮毒:黄花菜根捣敷。

治小儿疳积:黄花菜叶15克,水煎服。

近代中外学者对黄花菜的药用价值更有进一步发现,如日本学者把黄花菜称“健脑菜”:中国《营养学报》曾评价黄花菜,具有显著地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人们知道,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中老年疾病和机体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抗衰老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黄花菜恰恰具备了这些特点。 

 

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44栀子

归经:心经;肝经;肺经;胃经;三焦经 

科属分类:茜草科 

功效分类:清热泻火药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气味:苦、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未掺或调敷

45藿香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46溪黄草

性苦,寒。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是一味很好的治肝炎的中药。

性味:甘苦,凉、苦,寒。

内服:煎汤,25~50克(鲜者~克)。

功用主治:

(1)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2)黄疸型肝炎:症见皮肤及巩膜黄染,恶寒发热,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肝脾肿大,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3)症见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牵及右肩背部,口干苦,恶心呕吐,或伴大便干结,或伴腹泻,黄疸等。

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分享健康理念,传递一份关爱,把宝宝的健康成长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宝妈们!

人因梦想而伟大我们因为有爱而与众不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zz/103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