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原本是天真烂漫、“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纪,可4岁的浩浩(化名)却格外“安静”,不仅如此,平时少之又少的说上几句,还有点“口齿不清”。
一开始浩浩妈以为他只是性格比较内敛,平时话少才导致语言能力发展缓慢,也没太当回事儿。
前阵子,浩浩得了中耳炎,因为耳朵痛总是大哭不止,浩浩妈带他去看医生,各项检查后,惊讶地得知:
浩浩有一个耳朵几乎听不到!
医生还告诉她:孩子发音不标准,说话慢,语言发展比其他同龄小朋友慢很多,都是因为听力障碍问题!
浩浩妈这才想起来,浩浩刚出生时是做过一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当时初筛的结果显示“不通过”,但听身边的宝妈说去复查一般都能过,加上自己当时又忙,所以就觉得复不复查没关系。
为什么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
当然是看娃的听力正不正常啦!有什么问题的话,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国内统计报道,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是1‰-3‰,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听力障碍发生率是2%-4%。我国每年有万新生儿出生,这就意味着每年有2-5万严重听力损伤儿出生,是导致出生缺陷最高疾病之一。不重视听力筛查,可能会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遗漏孩子的听力问题。
什么是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电生理学检测,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快速和无创的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患儿,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使孩子的语言发育不受或减少受损害,使孩子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梅毒等);
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出生体重低于克;
高胆红素达到换血要求;
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新生儿窒息(Apgar:1分钟0-4/5分钟0-6分);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体外膜肺;
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症或遗传病;
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3年内每年至少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
如何保护宝宝听力?
专家
解读
1.正确的哺乳,防止呛奶,婴儿溢奶时及时清理。2.避免耳进水及自行清理外耳道。3.远离噪声刺激、避免头部外伤及耳道异物。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有听障家族史应主动告知医生。5.患有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注意听力变化。若有以下异常应及时就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闷胀等症状、对声音不敏感、有言语发育迟缓的表现。
各位家长宝宝的听力问题关乎其一生切莫粗心大意当宝宝出生后,记得一定一定要重视听力筛查!!!别给孩子的人生留遗憾想要了解宝宝的听力可以移步黎平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咨询~咨询电话儿童保健科:-听力筛查室:-编辑:儿童保健科
吴梦娅
排版:吴梦娅
审核:欧阳帆
END长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