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发觉耳朵有时候会突然发痒,又什么都掏不出来。那么是否有必要去找找专业采耳的呢?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需要掏耳朵?如果您想要耳朵清净,一定要先了解并揪出背后的推手!
耳朵痒可能暗示这5个问题
01
上火
您可能会觉得奇怪,不就是耳朵痒吗,怎么还和上火扯上关系了呢?
因为有种耳朵痒,是上火造成的,当你突然耳朵痒的时候,可以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吃了太多上火的东西,或者最近频繁的熬夜。
如果是的话,尽量做到饮食清淡、保持睡眠充足。如此,慢慢的耳朵发痒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
02
外耳道炎或湿疹
如果因为不慎造成外耳道进水后,耳壁会变得潮湿。此时再因掏耳朵而损伤了外耳道皮肤,就会让霉菌与真菌侵入而导致发炎,使得耳内不适,出现闷胀和轻微疼痛等感觉。
03
不良习惯
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不良习惯有关,因为对于耳朵来说没有什么会导致其发痒的疾病。但有些人不良的掏耳朵习惯,可能会引发耳朵瘙痒,比如喜欢用棉签、手指甲,甚至小木棍等掏耳朵。
而且有些人不掏干净不罢休,一直用力往耳朵内部掏,这样做,很容易破坏耳朵皮下组织。实际上,耳屎挖得太干净,飞虫等外界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耳朵,也会造成外耳道干燥,从而引发耳朵瘙痒。
04
螨虫
很多人耳朵很痒,但是却掏不出什么东西,可能是耳朵里面有螨虫导致。螨虫多会存在室内的环境比较差的地方,比如说床单被罩长时间没有换洗,就会导致螨虫的出现和生长。
螨虫就会趁着我们睡觉的时候跑到身体上,如果说跑到了耳朵里,我们就会感到耳朵很痒。
02
过敏
其实耳朵也会过敏,生活中有无数的过敏原,会引起人体出现过敏的可能。但每个人的过敏原都不一样,有的在生活中很少见。比较常见如:海鲜、鸡蛋、花粉、甲醛等,有的人罕见的对水、大米都会过敏。当有过敏症状时,有时也会引起外耳道瘙痒。
关于耳朵里的那些秘密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用挖耳勺、发卡、火柴棍儿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其实对于耳朵来说,耳屎具有保护作用,只是你不知道和看不到而已。
●疑惑:耳垢都是“垃圾”吗?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明知掏耳朵有风险却难抵一时痛快,但你是否知道,那些随时被清理出来的耳垢,其存在的意义恰恰是防止疾病侵袭。
●耳朵:是“自净”小能手
看似耳朵只有我们手动清洁它的份儿,殊不知耳朵仿佛内置一条传送带,它善于自我清洁,能将灰尘等物打包形成块状片状或屑状的耳垢,一部分在您说话、咀嚼的时候会潜移默化的自行排出,还有些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做些集中、彻底清理。
●耳垢:耳朵中的天然保湿霜
如果你说耳垢只是一堆垃圾,耳垢表示不服。它们静静地附着在耳道里,还是天然的抗菌保湿霜,保护娇嫩耳道防止干裂。在维多利亚时期,还有人推荐使用耳垢做润唇膏的原料。
●掏耳朵:为细菌打开入耳大门
耳朵里并不是无菌净土,这个“小社会”自有一套生态环境和适合此地的混合菌群,掏耳勺等工具带着多种细菌入侵,耳道的自净功能被破坏、抗菌保湿的耳垢被掏走,那些初来乍到的细菌一言不合就会制造感染。
●掏耳方式不对:耳垢堆成山
即使并没有人蓄意破坏耳朵内部生态环境,但只要采用非专业工具,手艺再高超的采耳匠(或者是自己和亲友),都难保侵入耳道的小工具会导致耳垢阻塞,这种堆积缓慢且不易察觉,待到发觉之时可能已经出现了耳聋耳鸣、异味等症。
那么问题来了:有时候耳朵痒,感觉耳屎很多,究竟要不要掏耳朵呢?
平常该不该掏耳屎?
不管你的耳朵里是有干性还是湿性耳屎,除非有不适症状,否则不需要经常处理。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而且,频繁掏耳朵坏处多。比如:
◆划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
◆外耳道受刺激,引起病毒感染,发生外耳道乳头状瘤。虽说一般情况下,这种肿瘤都属于良性,但是其实也有2%的恶变率。
◆频繁掏耳朵,会加快“耳朵死皮”脱落,会让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痒。
◆最可怕的就是不小心捅破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是丧失听力。
所以,不要有事儿没事就去掏耳朵,也不必去外面采耳。因为采耳用的工具并非专业的医学工具,而且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容易交叉感染。技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万一不小心对耳朵造成了损伤,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若平时耳朵痒了、耳屎多了,那掏掏倒也无妨。不过要注意以下5点:
①不要频繁挖耳,一周最多一次。
②掏的时候不要太深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③如果影响听力,不要强行取出。医院由医生清理。
④已有外耳道炎症者,或取出困难者,医院请医生帮忙解决问题,以免造成耳道损伤。
⑤可以用清洗代替掏耳朵,洗澡的时候在莲蓬头下清洗耳道就够了,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水温和水流速度,避免耳朵进水。
此外,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们,不要随便给小孩子掏耳朵。小孩子外耳道的皮肤娇嫩,不易操作,用棉签或牙签去掏,容易导致外耳道的皮肤受损而引起炎症。更有甚者可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如果想清洁耳朵,可以用湿毛巾简单地给孩子擦擦外耳就可以了。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