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平时有事没事就掏耳朵,其实很容易导致耳道的损伤,除了会造成细小损伤,还会让耳道的皮肤越来越敏感,进入越挖越痒的恶性循环。
耵聍是什么?
耳屎(也称耵聍),主要是由耳道的分泌物、脱落的皮肤和毛发、皮肤正常菌群混合而成。
通常有两种样子,一种是薄薄的片状,另一种好是粘粘的(粘在挖耳器上也不会自己掉下来),就像油脂一样,又被称作“油耳”。
对于耳朵来说,耵聍其实是耳朵的保护伞。
01
抵抗细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02
阻挡异物入侵耳内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茸茸的细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挡住昆虫进入外耳道。
03
保护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聍还能保证耳道深处的鼓膜不致变干。
经常掏耳朵有什么危害?
1
掏耳朵不当可能会造成外耳道损伤或将耵聍推入更深的外耳道引起耳痛、耳堵甚至听力下降。
2
如用手指甲、发卡、钥匙、铁签等掏耳朵,稍不小心可能会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
3
频繁掏耳,可能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如果诱发霉菌感染,耳内会瘙痒剧烈,让人坐立难安。
4
如果掏耳时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
掏耳朵的注意事项
健康的外耳道是有自洁功能的,耵聍会通过耳道缓慢地移向耳道口。当耳屎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咀嚼食物的下颌关节运动,或在睡觉时扭动头颅,都有助于脱落排出耳朵外。
掏耳朵需要注意:
①如果采用挖耳勺,就得在掏耳前用酒精进行消毒。
②千万别与他人共用掏耳工具。
③注意掏耳的力度,在掏耳朵时一定要轻轻地,以免损伤耳部黏膜。建议不要用棉签清理耳朵,因为棉签可能会将外耳道内的耵聍推入更深,导致外耳道内深部存积大量的湿润耵聍,促进霉菌生长。
④如果耳朵出现奇痒不止或异常分泌物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检查与治疗,以免造成对耳朵或听力不可逆的伤害。
医生介绍
夏东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简介: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工作15年。擅长急、慢性中耳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小儿急、慢性鼻炎,小儿急、慢性鼻窦炎,小儿急、慢性腺样体炎,腺样体肥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
服务内容及预约攻略
服务内容
科室
服务时间
内科
08:00--17:30
外科
妇科
08:00--12:00
14:00--17:30
中医科
耳鼻喉科
健康体检
口腔科
核酸检测
14:00--17:00
两癌筛查
电话预约
-
服务时间:8:00--17:30(周一至周日)
现场预约
服务点位置:华为分院一楼护士站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30
健康预约
下载APP健康或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