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饮食 >> 常见病症小知识外耳道疖肿

常见病症小知识外耳道疖肿

 

常见病症小知识外耳道疖肿

概况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是耳科常见病之一,夏季多发。其病因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外耳道皮肤上的毛囊和皮脂腺易被葡萄球菌感染,以夏秋季节多见,其诱因多为挖耳,游泳,中耳长期流脓等损伤或刺激外耳道皮肤;全身的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长期便秘,内分泌紊乱,贫血等,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均易致本病。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痛剧者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外耳道肿胀,听力可受影响。

检查见外耳道壁呈半球状隆起,局部充血,触痛明显,牵拉患者耳廓或压迫耳屏时耳痛加剧,脓肿成熟后,半球状隆起顶部可有化脓黄点,溃破后脓液流出,脓液一般较稠厚,有时混有血液。

发病时患者感全身不适,体温可略有升高。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外耳道疖肿早期可作热敷或理疗。疖肿初起时可用碘酒,亦可用1%酚甘油敷或10%鱼石脂软膏,疖肿成熟后可待其自溃或切开排脓。每日换药1次,先用3%双氧水清洁脓性分泌物,去除脓痂,再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或硼酸软膏包扎。如疼痛和发热较重,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用止痛药。

中医治疗

单验方

①将活苍耳子虫条,浸入到毫升芝麻油中,使其窒息而死。再加入冰片1克,放置7天后使用。用时取苍耳子虫l条研成糊状,放在疖肿表面,若有空隙,用蘸有苍耳子虫浸油的小棉球填满,使苍耳子虫糊能与疖肿紧密接触,直到第二天换药时放出,每日换药1次。

②取熊胆0.1克,白矾20克,生甘草20克。先将白矾、生甘草分别煅存性,研为极细末,过筛后与熊胆共研极细末,并存备用。用时取该药末0.3克,吹入患耳病灶处,每日1次。

针灸:耳痛剧烈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等穴,以疏通经络,泄热止痛。

外治:用黄连膏、紫金锭局部涂敷,每日1次。

疖肿已成脓者,应切开排脓,或用针挑破脓头,放出脓血后用黄连膏敷。

保健与预防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食物。

不要随便挖耳,游泳后,若耳内有积水,可将头侧转,使耳朝下,单足跳跃数次,将耳内积水倒出,以免发炎,若有耳垢宜加清除,并避免潮湿等刺激,可防止本病。









































土方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cs/9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