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8月3日,记者从市二院了解到,入夏以来,该院耳鼻喉科接诊的耳疾患者数量剧增,多数耳疾正是由于游泳引发的。
当天,记者来到市二院耳鼻喉科时,正好有一个男孩因游泳导致耳朵发炎正在接受治疗。
“这孩子是因为游泳前没有清理耵聍(耳屎)的原因,用手指或其它的“工具”去掏耳朵,反而把耵聍往里推,越往里耳道越窄,就越容易堵,然后遇水膨胀就会引起外耳道炎。”市二院耳鼻喉科的主治医生徐科向记者介绍了该男孩的病情。
网络图片
据了解,男孩今年11岁,在一次游泳后发现耳朵有疼痛感,甚至听力也遇到了障碍。“一般游泳前后滴一点滴耳液就能预防了,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取决人的皮肤。”徐医生给孩子的耳朵进行了治疗后,嘱咐其回家好好休息。
网络图片
徐医生告诉记者
入夏后,该科每天都会接诊很多由于游泳而导致耳部感染的患者。“外耳道炎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被细菌侵入而感染。”徐医生表示,有不少人喜欢在耳朵进水后用棉签掏耳朵,但这样其实也容易造成耳道受刺激引发炎症。
预防外耳道炎,有以下几种方法:
01
游泳前清理外耳:有些人外耳道分泌物较多,当它们遇水膨胀后,容易诱发“游泳耳”。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耳屎,可以有效避免耳屎被浸泡后引起外耳道疼痛发炎。
02
游泳后倾斜头部:游泳上岸后可以将头偏向一边,用手拉耳垂,并单腿跳跃,以便水能从耳朵里面流出来。
03
别用东西乱掏耳朵:很多人觉得,游泳后耳朵好像被塞住了,便自己找“工具”,如铅笔、钥匙尖端、手指甲来掏耳朵。但由于人的耳道非常脆弱,这样做不仅会把细菌带进去,还会因异物的反复刺激,增加瘙痒的程度,加重炎症。
04
很多人游泳时喜欢跳水,但跳水时水更容易进入耳朵里面,甚至会使耳膜受损。
撰稿:余姚日报全媒体记者肖宇芳
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式编排:余姚日报新媒体事业中心魏士丁
---------------EN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