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是指耳道软骨部毛囊的化脓性感染病变。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胳腺所致,是一种多发病,夏季更为多见。
(1)局部症状
主要为耳痛,疼痛剧烈者可放射至同侧头部;严重者可导致耳根部红肿。牵拉耳廓可致耳痛加重,检查外耳道可见耳道外段肿胀、充血、触痛明显,如疖肿化脓穿破则可见胧液流出。
(2)全身症状
全身多有不适感或体温升高。若疖肿较大阻塞外耳道时可有听力减退,疖肿破溃则症状减轻。
(1)多因挖耳引起耳道皮肤损伤、感染所致;
(2)全身衰弱时如营养不良、慢性肾炎、糖尿病等亦可发生
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脓液。
(1)初起红肿阶段可先选用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等。
(2)可敷贴如意金黄散。
(3)脓肿形成阶段可进行脓肿切开,禁忌挤压化脓病变。
(3)对症治疗: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应用抗菌药物。
(1)注意用耳卫生,禁止掏挖耳朵。
(2)外耳道要保持清洁干燥。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
(3)睡眠时,患耳朝下,但要注意不要让其受到压迫。(4)疼痛较重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穴以镇痛或使用镇痛药物。
(5)及时处理全身性疾病。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