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过度静脉输液”的危害
来自卫生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被滥用抗菌素是用于静脉输液的青霉素。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俨然已成“吊瓶大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静脉输液后丧命。
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我国已成了重灾区。小编带你了解以下各别输液事故案例:
1岁半幼童发高烧诊所输液后死亡
年5月16日上午9时许,18个月大的小鹏(化名)因发烧在济南一家诊所诊疗。正常的输液却突发意外,小鹏浑身抽搐、嘴唇发紫,医院东院后,孩子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小伙诊所输液后死亡诊所不认账
年8月16日晚上,24岁小伙小军患感冒到位于中山区石葵路附近的华仲元诊所输液,当晚出现过敏反应,经抢救无效身亡。事后,诊所方面否认小军曾去就诊。因家属没有确凿的就诊证据,导致维权陷入僵局。经中山区联合调查组调查,小军死亡前确实在华仲元诊所就诊,同时该诊所存在非法行医的行为。
衡水一30多岁男子输液后突然死亡
年的1月7号,夏国栋感到身体不太舒服,于是找了邻村蒋家屯村卫生室的村医彭占奎,让他来给输液治疗。当天输完液,夏国栋就觉得头疼,他母亲看了看药品说明书,里面的确有头疼乏力的副作用,于是一家人也就没在意。第二天被发现死亡,系诊所使用过期药品。
男子黑诊所输液后死亡医生称就输点营养液
年4月29日患者周某在姚某的诊所输液后死亡,姚某被指控犯非法行医罪,并应对周某的死承担主要责任。对此,姚某当庭表示认可自己非法行医,但不应对周某的死亡担主责。法庭从重判处姚某有期徒刑10至12年,并处罚金。
男子诊所输液中途死亡
年5月8日,南昌市民魏记明感觉身体不适,前往南昌阳康中西医结合门诊部看病。他在输液中途出现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东湖区卫计委及公安部门均介入调查。
4岁女童在私人诊所治疗身亡
年1月1日10点左右,辰辰出现了轻微发热状况,大夫量过体温后,发现孩子的体温为37.5度,便拿出处方给孩子开了吊瓶针剂。而在第一个吊瓶未打完时,辰辰开始出现体温上升、手脚冰凉、怕冷的症状,此时辰辰已经口鼻流血、嘴唇发紫,抢救无效后死亡,家属怀疑输液所致,已委托医学会尸检。
深圳男子在私人诊所输液后猝死
年2月9日深圳福田区一名50多岁的男子因患咳嗽,在家对面的一处私人诊所内打点滴。仅仅一个多小时后,男子突然不省人事,经急救无效身亡。而多名目击者称,事发后,涉事诊所将大门紧闭,里面的医护人员也全部离开。目前福田警方及卫监部门等已介入调查此事。
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市民都知道静脉输液太多对身体“不好”,但具体怎么不好却不清楚。专家提醒,静脉输液不是“万能药”,不可能“液到病除”。相反,过度静脉输液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然而大部分民众一旦生病,便自主要求输液!!!
输液的危害
1.降低人体免疫力
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赖静脉输液,不仅会增强病菌的耐药性,还可能干扰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2.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的负担。长期静脉输液,就可能对肝肾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损伤。
3.存在较大风险
既使静脉输液前做到了无菌操作,溶液的浓度合理,速度得当,静脉输液也依然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如身体虚弱者、心脏功能欠佳者,都对身体“容量”的变化十分敏感,即使只输入普通生理盐水,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专家提醒,静脉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在所有药物剂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
4.导致人体菌群失调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常居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过度静脉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5.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当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物质的输入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此外,长期注射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易引起静脉炎等病症。
输液就是一次小手术,能吃药就不输液国外视输液为小手术,看病基本没有静脉输液的。而我国静脉输液因其见效快、疗程短而深受青睐,很多人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静脉输液。
眼下正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的患者大幅增加,医院记者发现静脉输液室人满为患。
感冒和输液
医生介绍,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普通感冒70%—80%由各种病毒引起。而流行性感冒则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鼻腔、咽或者咽喉部急性炎症引发。在病毒感染后,体质较弱的人有时会继发细菌感染,症状有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
普通感冒即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一般不需要静脉输液。对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最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口服解热镇痛药物缓解感冒症状。若病人出现了咽炎、喉炎、气管炎等症状,且合并全身发热、血压升高时,建议给予适量口服抗菌药治疗。发烧也许会让人不自觉地紧张,专家解释道,发热也是机体对感染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卫反应,中度发热的病人,若身体状况尚可,可口服一点退热药,不用特意为此吊瓶。
多度输液
产生耐药现象
输液=自杀
请停止没有意义的输液!!!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症状不需要输液
红网长沙12月2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洪雷)到底哪些情况要输液,哪些情况不需要?年8月,安徽省将53个病种纳入“负面清单”,不允许进行输液。时刻新闻记者也多番咨询,邀请专家对各个常见病种是否需要输液进行了盘点。
儿童需要输液范围
要不要输液,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简单的说,儿童输液范围有如下4种:
1、不需要住院又不能通过口服药物解决的疾病,可以选择门诊输液:如腹泻合并有脱水、高热、较剧烈咳嗽、喘息等。
2、需要住院,但家属强烈要求门诊输液的,给予门诊输液:如轻型肺炎等。
3、需要住院,但当日没有住院床位、家属医院的,给予暂时性门诊输液。
4、病情尚不稳定或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观察的:如抽搐、腹痛、呕吐、头痛、心慌、胸闷、气急等。
儿科不需要输液的4个病种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专家解析
医院儿科主任王曼知表示,从临床诊疗来说,上述这4种病基本不需输液,对症治疗即可。不过是否需要输液,前提是患儿是否进食,如果可以正常进食就不需要输液。
妇科不需要输液的7个病种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的月经不调。
专家解析
“妇科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很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邹放军说,“以盆腔炎来说,急性期会出现细菌感染,有发烧、腹痛,才能使用抗生素,但是慢性盆腔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另外,以常见的阴道炎为例,正常的阴道内有多种菌群,从而维持酸碱度平衡,保持健康。一旦体内注射入抗生素,就会破坏菌群平衡,反而容易引发阴道炎症。
内科不需要输液的24个病种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专家解析
“这些疾病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韩小彤主任医师表示,以感冒为例,轻症无呼吸困难症状者口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即可。
上述病种不少都带有“炎”字,韩小彤表示,并非所有的“炎”都由细菌引起,出现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类,包括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物理、化学以及免疫过度因素。“只有由细菌引起、情况严重的才需要用抗生素。”
外科不需要输液的18个病种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专家解析
“这些疾病确实可以不输液。”医院微创外科主任张文兴教授说,以体表的挫伤、疖等小肿物切除来看,普通感染无明显高热、血象高等,都不需要输液。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跟输液说no!no!!no!!!
徐能辉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