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儿童因游泳
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发烧
扁桃体炎、中耳炎、结膜炎等
病例明显增多
常州一5岁的小女孩童童因为游泳时呛了口水,咳嗽越来越严重,一检查发现患上吸入性肺炎住了院。
童童今年五岁,放暑假了家长给她报了游泳课程学游泳,由于是初学者,游泳熟练度还不够,前些天游泳时不小心呛了口水。
可是回家后没多久,童童就开始咳嗽了。过了些天,越来越严重,医院就诊。这一查不得了,童童已经患了吸入性肺炎!
13岁的男孩小林最近也在学游泳,在泳池里做蹲下站起的热身运动时,深深地吸了口泳池的水。结果,呼吸越来越困难,医院一查,患了水性肺气肿,住院治疗。
医生:每周都有两三起
“我们现在每周都有两到三个孩子患吸入性肺炎住院。他们住院前都游过泳呛过水。”医院儿科医生庞高峰说。儿童因为身体抵抗力弱,学游泳最好在5岁后,不要过早地学游泳。
去泳池游泳最好选择水温能在26摄氏度以上的泳池里游泳。如果达不到水温26摄氏度这种客观条件,可以带瓶温水,游泳后及时喝温水提升体温,避免受凉。此外,游泳因注意适度,一次性游泳不要超过一小时为宜。
近30名孩子游泳后发高烧
另外,安徽宣州区卫计委7月17日起接到投诉,多次对某健身会所游泳馆的水质和空气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由于出现身体不适的儿童不断增多,该健身会所7月19日就被责令关闭游泳池,停业整改。
7月28日,相关部门对外通报了调查的最新进展,初步判断“罪魁祸首”是“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结膜热”。同时,该健身会所游泳馆存在多项问题。
炎热夏季
在健身消暑的同时
一定注意自身安全
游泳时耳如何预防耳朵疾病?
预防游泳引起的耳病:
(1)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避免进水;
(2)如有水进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进水侧的耳朵向下,蹦跳几下,让水流出后擦干;
(3)不要在脏水中游泳;
(4)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
有下列耳病的人不宜游泳:
(1)原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定时有流脓者,此时游泳耳朵进水后可引起中耳炎的急性发作;
(2)刚做完外耳道或中耳手术的患者;
(3)感冒时禁止游泳,因此时人体抵抗力差,耳朵进水后容易导致外耳道炎和诱发中耳炎,小孩更加容易发病;
(4)经常有眩晕发作者,因耳朵进水对人体的刺激容易诱发眩晕或加重病情。
另外孩子参加游泳、嬉水活动,家长有科学的认识是前提。
一、科学认识儿童游泳的目标
儿童参加游泳培训,除非是走专业道路,一般而言,我们不应过于注重孩子游泳技能技巧的习得,而应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探索精神和水中自我保护能力的获得。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学龄前阶段孩子的身心发育发展特点,我们认为,小、中、大班的孩子在游泳培训上应确立不同的目标。
小班:
1.喜欢嬉水活动,能在浅水池中来回走动。
2.大胆地与老师和同伴一起在水中进行简单的游戏。
3.敢于往自己脸上泼水,并能正确擦去脸上的水。
中班: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习水中屏气。
2.协调、自如地在水中走动。
3.能在水中进行屏气、抱腿浮体和迅速起立等游戏。
大班:
1.逐步掌握换气方法,能与同伴进行闷水、漂浮等游戏。
2.学习屏气,双手向前伸平、双腿打水前进等技能。
3.初步学习自由泳、蛙泳的姿势和技能。
二、家长可以为孩子游泳做的准备
可以让孩子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泳衣、泳镜、泳帽等,并教会孩子正确保管物品的方法,从而激发孩子学习游泳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游泳前的准备工作。
●心理准备
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一些孩子很容易出现退缩现象,比如,不小心呛水带来的难受体验,会让孩子失去原来的积极性。家长们可以在孩子学习游泳之前,帮助他了解游泳、嬉水活动中有可能碰到的困难,让孩子预知在泳池里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状况。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和孩子、教练沟通,了解进展,鼓励孩子不怕困难、勇敢坚持。
例如,一直吵着要学游泳的丁丁第一次游泳后回家,说不想学游泳了。更严重的是,每次有游泳课就哭着闹着不想上幼儿园,嘴里不停地唠叨:“我怕老师,怕喝水。”还找出各种理由,如碰痛脚了、擦破皮了等,想尽一切办法逃避游泳。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的状况?原来在游泳活动中,丁丁呛过几次水后就产生了畏惧情绪,加上其他孩子的嘲笑,丁丁缺乏自信心了。为帮助他战胜恐惧、增强自信,我们和丁丁的家长一起做思想工作,鼓励丁丁坚持,我也在课上给予了丁丁更多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