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观看案例演示片3遍,指出保育员在晨间准备工作中出现的工作失误(至少4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回答:
工作失误1:墩布没有按类悬挂,比较零乱堆放在水池里。
正确做法:室内物品要摆放整齐,墩布贴好标识悬挂凉挂。
工作失误2:牙刷牙杯摆放零乱。
正确做法:牙刷头朝向一致,牙杯把手朝外摆放一致。
工作失误3:肥皂、洗手液的数量与水龙头的数量不相同或间隔一个水龙头一个。
正确做法:肥皂洗手液的数量与水龙头一一对应。
工作失误4:保育员准备饮水,饮水桶水量不足,仅有半桶水。
正确做法:要保证水桶内水量充足。
工作失误5:暖气罩台上杂物,不整洁。
正确做法:室内物品要摆放整齐。
工作失误6:保育员为幼儿冲盐水,放了好几勺盐,没按标准量,并直接用水杯从饮用水桶内盛水,很不规范,不卫生。
正确做法:注意饮用水桶密闭和卫生,为幼儿冲淡盐水,不能从饮用水桶中直接盛水。
工作失误7:为幼儿摆放牙刷但手捏牙刷头。
正确做法:摆放牙刷要捏牙刷柄。
14、观看案例演示片3遍,指出保育员在幼儿进餐环节出现的工作失误(至少4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回答:
工作失误1:保育员没有有序分餐,导致个别幼儿进餐许久没分到菜。
正确做法:保育员要合理有序地分发餐点,避免遗漏而影响幼儿进餐
工作失误2:保育员没有根据幼儿的意愿、进餐量,随意给幼儿增添饭菜。
正确做法:保育员应观察幼儿进餐情况,根据幼儿意愿增添饭菜。
工作失误3:保育员在幼儿在进餐时扫地,不仅不卫生,而且影响幼儿食欲。
正确做法:在幼儿进餐完毕后进行卫生清扫,避免尘土进入饭菜。
工作失误4:将饭菜混合在一起,不符合要求。
正确做法:饭菜应该分开盛放。
工作失误5:幼儿进餐中一些不良习惯,如聊天、用筷子指对别人,教师没及时制止。
正确做法: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工作失误6:餐盘无序乱放,且里面还有食物。
正确做法:引导幼儿节约粮食,将饭菜吃干净,并将餐具有序放好,养成良好的习惯
案例分析:
15、请指出案例中保育员做法的正确和错误之处,并说明因婴幼儿鼻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小朋友们在活动场玩耍,轩轩觉得鼻子有些痒,用手揉了揉鼻子,不料鼻子流血了,轩轩害怕得哭了起来。保育员走过去,她安慰轩轩不要害怕,并将轩轩带回教室处理。过一会儿,轩轩的的鼻子被卫生纸堵着又出来玩耍、奔跑了。
回答:
正确之处:保育员在轩轩留鼻血后及时安慰,并带回教室处理。
错误之处:
1、用卫生纸堵着鼻子,处理方法不当。
2、让轩轩出来继续玩耍、奔跑不对,应提醒幼儿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
婴幼儿鼻子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1、指压止血法:如出血量小,可让病儿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的压住病儿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病儿用嘴呼吸,同时在病儿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
2、压迫填塞法: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体做法是:用脱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压,因为这样达不到止血的目的。注意:捏鼻止血时,安慰病儿不要哭闹,张大嘴呼吸,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经上述处理后,一般鼻出血都可止住。
3、如仍出血不止,医院;在医院除继续止血外,更需查明出血原因。
16、请指出案例中保育员做法的正误,并说明咽部异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某天午餐吃带鱼,正当小朋友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小强突然被鱼刺卡住了嗓子。小强疼得不敢吞咽,保育员让他大口吞饭,喝醋都没管用。将小强带到医务室,医务室的大夫对小强进行了处理,把鱼刺取了出来。
回答:
1、错误之处:
(1)保育员不应该让小强大口吞饭和喝醋,因为吞饭会使鱼刺越扎越深,造成危险;(2)喝醋无法软化鱼刺反而会刺激胃。
2、保育员及时将小强送到医务室是正确的。
3、咽部异物的处理办法:
1)老师手拿手电筒,观察鱼刺的位置。
2)用镊子取出异物。
3)不要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
4)医院。
17、指出案例中保育员做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入托第二周,保育员刘老师想:孩子们情绪基本稳定了,可以学学自己洗脸了。于是取来了毛巾和一个布娃娃。“瞧!谁来了?(出示布娃娃)我们都很想跟她做好朋友,可它的脸脏了,我们先帮它洗干净好吗?”她边说边做示范:拧干水后,先擦眼睛、鼻子、嘴巴,再擦额头、脸、下巴,最后擦脖子、耳朵。“好,娃娃最讲卫生了,这回干净了,我们一起玩吧!”
回答:
(1)正确做法:用游戏方式引导,做得好。
(2)错误做法:眼睛、鼻子、嘴巴,示范动作顺序错误
(3)正确顺序:拧干毛巾—眼睛—额头、脸—鼻子、嘴巴—下巴、脖子、耳朵。
(4)保育员要提醒婴幼儿擤鼻涕
(5)期间应清洁毛巾1——2次,以保障毛巾清洁
(6)冬季洗脸后应抹搽油,以保护婴幼儿的皮肤。
18、指出案例中教师行为的正误,并说明必须唤醒幼儿排尿的原因。
一个冬日中午,大部分孩子已入睡了。保育员李老师正在用自来水清洗毛巾。想到午餐时孩子喝了汤,该提醒小便了,于是李老师就擦了擦手走到孩子床边,拍了拍豆豆小朋友,见他没醒,就拿来便盆,扶起他,帮他脱了裤子,手把着豆豆让他方便,等豆豆尿完后,老师帮他提上裤子,让他继续睡了。
回答:
1、保育员正确之处能够根据幼儿进餐时水的摄入量确定提醒小便的时间。
2、指出保育员的错误之处:
(1)保育员的手冰凉
(2)孩子在无意识下排尿
3、用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必须唤醒孩子
(1)排尿是受意识控制的条件反射
(2)幼儿在觉醒的状态下,才能对排尿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3)睡眠过程中的无意识排尿也属于尿床。
19、指出案例中保育员做法的正误,并简述如何培养新入园婴幼儿独立入睡的习惯。
9月新生入园,到了午睡时间很多幼儿因为不适应一直哭闹,不能入睡。月月哭闹得最厉害,一直吵着要抱着自己带来的小熊玩具。保育员马老师觉得月月抱着玩具会影响她睡觉,就把玩具拿走,自己陪着月月,轻轻拍着月月哄她入睡。
回答:
初入幼儿园的婴幼儿,由于不熟悉幼儿园寝室环境,不熟悉保育员的照顾,不熟悉集体形式的睡眠,常会出现睡眠困难。加之幼儿在家长养成了睡眠需要成人陪或哄着的习惯,因此很难渡过睡眠关。保育员应为婴幼儿习惯于幼儿园睡眠进而养成好的习惯的睡眠习惯做如下的工作:
1、消除新婴儿对睡眠的恐惧感
2、帮助入睡困难的婴幼儿。
3、允许新入园的婴幼儿将自己喜欢的陪伴物品,如小被子或毛绒玩具等带来幼儿园,睡眠时陪伴着婴幼儿。
4、逐步减少陪伴次数。
5、配合其他环节进行教育。保育员应在其他教育环节中配合进行睡眠教育。
20、谈谈夏季为幼儿洗头时应如何避免洗发水刺激眼睛?保育员应怎样指导幼儿洗澡?
答1、保育员应采取的措施:提醒幼儿闭眼、弯腰、低头可防止洗头液流入眼睛。
2、保育员应怎样指导幼儿洗澡:
1)提醒幼儿准备干净的衣服。
2)洗澡顺序:洗头—洗脖子—洗躯干—洗四肢—洗脚。
3)提醒有幼儿清洗身体某些部位,如脖子、腋下、大腿根、脚踝等。
4)保育员应及时帮助幼儿处理意外:如刺激眼睛、滑到、水温不稳定等。
21、指出案例中保育员行为的正误,并说明幼儿身高体重的正确测量方法。
幼儿园在进行体检,保育员小王领着几个孩子到保健室。看到保健医生很忙,小王老师就自告奋勇地对医生说:“我来帮忙做吧,看我做得对不对?”“小明快脱鞋,站到秤的中间,抬起头,眼睛看着头上我的手。行了,身高公分,体重24公斤。”
回答:
保育员正确行为:让幼儿站在秤的中间。
错误之处:(1)不应要求孩子抬头、仰视(2)没有扣除衣服的重量。
1、正确做法:
(1)注意室温,避免对流。
(2)脱外衣裤、鞋或扣除重量。
(3)背靠测量仪。
(4)双眼平视前方。
(5)站在秤中间,脚跟并拢。
(6)躯干自然挺立,两臂下垂。
22、分析案例中保育员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样帮助小刚呢?
小刚每次刷牙很快,牙刷在嘴里捅两下,漱口水在嘴里转一转,就算刷牙了。保育员每次都批评小刚,要求他多刷两下,但效果不好。
答:不对之处(1)小刚刷牙方法不正确,保育员没有正面引导,而是采用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2)保育员没有对幼儿的刷牙进行正确的指导,要求他多刷两下没有实效性。
保育员应该耐心地引导幼儿,并告诉他正确的刷牙方法:
1、冲洗牙杯和牙刷,将牙杯接满清水。
2、漱口。口中含一口水,不能咽下,用力鼓腮,做“咕噜”的动作,用水把黏在牙齿表面的间隙的食物残渣冲洗掉,然后吐出漱口水。
3、挤牙膏。双手持牙膏缓慢第用力挤压,待牙膏挤出约黄豆大小后,拿起牙刷,将牙膏涂在牙刷上。
4、刷牙的原则是顺着牙缝竖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中。
5、冲洗牙刷。将牙刷在牙杯里反复振荡,并用水将牙刷洗刷干净。
6、将牙刷头朝上放入牙杯,以便风干。
23、请根据下列实例分析老师的作法有什么不当之处,并说出正确做法。
户外活动孩子们从活动室里跑出来,保育员邓老师提着一篮子跳绳跟在班级的最后边。天气很热,主班老师带着孩子们做了几遍“切西瓜”的游戏,就让孩子们自选活动了。邓老师一直在整理跳绳,见孩子们跑过来就一一发了出去。有的孩子想要玩球,邓老师说:“今天只拿了跳绳,要是想玩,你们自己回班上去取,但是上下楼梯不许跑啊!”不一会,孩子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了,琳琳的裤子上还湿了一块,邓老师问琳琳怎么弄的,琳琳说:“我玩滑梯就湿了。”这时,有的孩子想喝水,有的孩子想小便。老师就把孩子带回了活动室。
回答:
不当之处1:保育员由孩子们从活动室跑出来,没有有序组织幼儿从室内走向户外。
正确做法:保育员应当配合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进入室外活动场地,并提醒幼儿下楼梯的安全。
不当之处2:保育员一直在整理跳绳,准备不周,没有协助主班老师组织活动。
正确做法:保育员应当熟悉活动的内容与要求,根据教育的要求做好物质材料的准备工作。协助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
不当之处3:准备材料单一,幼儿没有选择。让幼儿独自回教室取球,脱离教师视线是不安全的。
正确做法:根据活动目标,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自选器械。
不当之处4:幼儿运动量过大,活动安排不适宜,缺乏对幼儿的细致照料。
正确做法: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特别是幼儿的活动量。保育员应当根据天气、幼儿活动量等随时提醒、帮助幼儿增减衣服。为每位幼儿准备擦汗巾,以备使用。
不当之处5:保育员没有提前对场地进行检查。雨后的滑梯有水渍,将幼儿裤子弄湿。
正确做法:保育员应当了解活动目标及对场地和设备、材料的基本要求,对场地和设备进行初步的检查。
不当之处6:保育员没有进行场地的收拾整理工作。
正确做法:结束后,保育员应当指导幼儿配合老师对户外场地的收拾整理。
24、分析保育员的行为正误,并说明鼻腔异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明明午觉睡不着,他拿出在户外捡到的小豆子玩了起来,老师也没有发觉。过了一会儿,明明坐起来,哭着对老师说:“豆子钻进鼻子里抠不出来。”保育员一边安慰明明,一边用手捏压他的鼻翼,还不时地让明明擤擤鼻子,但小豆子没有出来。保医院,取出了豆子。
回答:
一、保育员正确行为(1)安慰幼儿(2)让明明擤鼻子。
二、错误行为:(1)不应该捏幼儿的鼻翼。(2)擤鼻子的方法不对。
三、鼻腔异物的处理办法:
1、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子,用力擤鼻。
2、若异物未能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以防异物入气管,造成危险。
25、请分析下列案例中保育员的做法的正误,并说明外耳道异物的处理方法。
幼儿园带小朋友们游泳回来,有的孩子都说耳朵发闷,有东西,有的孩子说耳朵进水了。保育员提出了解决办法,她让幼儿们把头向左偏跳一跳,又向右偏跳一跳,但大多数幼儿还说耳朵难受。请回答保育员做法的正误之处,并说明外耳道异物的处理方法。
回答:
错误做法:(1)保育员没有及时了解幼儿耳朵不舒服的具体原因(2)外耳道异物的处理方法不正确。
外耳道异物如果是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非生物性异物,如婴幼儿觉得好玩塞入的的豆子、小石子等;另一种是生物性异物,如小昆虫等。
1、外耳道异物如果是非生物性异物,可用倾斜头、单脚跳跃的动作,,将物品跳出。若无效,医院处理。
2、外耳道异物如果是小昆虫,可用强光接近婴幼儿的外耳道,或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昆虫引出来。若无效,医院处理。
三、实际操作题(共5题,考试抽取1题,试卷占10分)
一、演示撒饭后的清洁工作。
1、保育员应协助婴幼儿离开所处的桌面位置,避免弄脏婴幼儿的衣物和踩脏地板。
2、保育员应使用干净的湿抹布擦拭婴幼儿衣服上的污渍,必要时可将婴幼儿的脏衣服脱下清洗,并为其换上干净的衣服。
3、保育员用干净的半干抹布将桌子上残留的饭菜擦进垃圾桶里,再换另一块干净的半干抹布将桌面彻底擦干净。
4、保育员用扫帚清扫地面,然后用簸箕将地面残留的饭菜彻底清理干净,再用干净的半干拖把将地面拖洗干净。
5、清洁工作完毕后,保育员应及时稳定婴幼儿的情绪,并给婴幼儿重新盛饭,引导其愉快的进餐。
二、口述并演示发热患儿的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头部冷敷:头部冷敷适合小儿的一般发热,体温并不特别高的孩子。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2、温水擦浴:温水擦浴适合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度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适合发热较高的患儿。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三、试题名称:口述并演示幼儿遗尿后更换衣被的工作内容?
回答:保育员发现婴幼儿尿床后应及时唤醒婴幼儿更换衣被,因为被尿湿的衣服、被褥会让婴幼儿感到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引起婴幼儿着凉。保育员唤醒婴幼儿的态度要温和、平静、声音轻柔,给婴幼儿更换衣服和被褥的动作应该迅速、熟练,为婴幼儿安排好舒适、温暖、干爽的卧具,安慰婴幼儿迅速入睡。全体婴幼儿起床后,保育员应及时晾晒尿湿的被褥,清洗尿湿的衣物。
四、试题名称:演示指导婴幼儿洗手的工作过程?
1、指导婴幼儿卷起衣袖或撸衣袖。
2、轻轻拧开水龙头,水流不能太大。
3、将手心、手背、手腕浸湿,然后搓肥皂,最好搓出泡沫,使手心、手背、手指缝都被肥皂洗到。搓肥皂的方法是:一手拿肥皂,在另一只手上涂抹手心,然后涂抹手背,之后还手拿肥皂,动作相同。为了防止肥皂从婴幼儿的手中滑落,保育员应该将肥皂放在网袋中,将网袋的一段固定在水管或墙壁上。搓洗手的方法:先两手手心对搓,搓出泡沫后,右手搓左手手背、左手搓右手手背,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转圈搓,转圈搓到手掌再到手指尖。然后左右手交换动作。最后,两手五指分开,手指交叉洗手指缝。
4、用清水冲洗干净,关好水龙头。
5、用毛巾将手擦干。
五、试题名称:演示婴幼儿进餐姿势的指导?
回答:
脚平放在地面,身体可略前倾,不能左右倾斜,不佝腰,不耸肩,前臂自然地放在桌边缘处。
示范:保育员准备两把小勺,一把给婴幼儿,一把留给自己。拿勺的姿势不能大把,拇指应与其他四指分开,捏住勺柄的两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