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湿疹为发生于外耳皮肤的变应性炎症。多见于小儿,好发于耳甲腔、耳后沟或耳周皮肤。变态反应性炎症为其主要病理特点,引起变态反应的原因包括摄取致敏食物、外耳道脓液刺激、外用药物、纺织品、化妆品刺激或过敏等。
一般上,接触性刺激引起的湿疹多发生于耳廓或耳后沟,因中耳炎脓液刺激引起者则常见于外耳道口及耳甲腔内。急性期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进而发展为小水疱或脓泡,伴有瘙痒、灼热感,并有轻度疼痛。水疱破溃后,局部皮肤形成湿润糜烂面,渗液较多,水分蒸发后可在表面形成痂皮。一般急性病变持续1至2周,最后脱屑而愈。转为慢性者,主要表现为表皮脱屑、增厚、皲裂,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狭窄。
本病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局部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治疗上,首先去除过敏原,再口服抗过敏药物,局部可以使用硼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湿敷、氧化锌糊剂或硼酸氧化锌糊剂外搽。
饮食与生活防护原则
1.祛除病因,避免接触过敏物或刺激因素。
2.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掏耳匀惯。
3.患处局部忌用热水或肥皂水清洗,或擦拭有刺激性的药物。
4.忌食辛辣、烟酒。
5.急性期间,不宜预防接种,尤其是婴儿患者,不可接种牛痘。
6.本病患者宜多饮水或饮茶,多选用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的食物。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