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有关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耳念珠菌感染的消息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昨天还引起了一波部分药业股票的涨停潮。消息的截图如下:
这个消息在微博上的话题,阅读量到今天为止已经达到了3.5亿。
话题下的文章大同小异,内容又仅限于“威胁”“超级真菌”,“可怕”等字眼,这几天弄得人心惶惶,却没有一个专业文章来解读。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真菌感染病人死亡率本来就很高,在医生看来很正常,没什么惊人的发现。
早在一周前,我去美国CDC网站找有关狂犬病的资料的时候,就看到了有关耳念珠菌的相关资料和新闻,当时也不以为意。到了次日,这个新闻已经成了全世界媒体的头条新闻,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近日,国家卫健委也出来说话,说耳念珠菌感染在中国不严重,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结果,网上又是一片责疑声,许多人说,当年的SARS流行的时候,卫生部曾经隐瞒过疫情。
可这次卫健委说的是真哦呀,我只有一声叹息!
今天,我就来详细解读下耳念珠菌感染是怎么回事吧。
1、什么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种,念珠菌属于真菌。
真菌的局部感染非常常见,常见有手足癣,股癣,很多人都中过招。
念珠菌性阴道炎,大家都听说过吧,很常见的。我妇科实习的时候,出妇科门诊一个月,每天起码要见到十个这种阴道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病人会感觉会阴部奇痒,阴道有豆腐渣样的分泌物。
外耳道的各种真菌感染(不一定是耳念珠菌感染!)也很常见。
上图就是耳道的真菌感染,不过是黑霉菌感染,不是耳念珠菌。图片来自McGovernMedicalSchool网站文章。
耳念珠菌不是只生长在耳道里的念珠菌。年,日本首次从病人的外耳道分离出来该型念珠菌,故命名为耳念珠菌(Candidaauris)。耳念珠菌在人的尿道、呼吸道和肠道都有分离到。该真菌在显微镜下和普通的念珠菌毫无区别。不同在于,耳念珠菌耐药。
2、耳念珠菌在世界上的分布。
通过回溯性的念珠菌菌株调查,发现最早已知的菌株,来自年的韩国。
目前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分离到该型菌株。日本、南韩、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科威特、以色列、南非、加拿大、美国及欧洲欧盟各国都有发现菌株和病人。我国大陆发现18例感染病人,台湾发现一例门诊轻症病人。
你看,非洲大陆和一些医疗条件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就没有分离出耳念珠菌,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分离,或者说,根本没有必要去分离。
由于耳念珠菌的传染性并不强,它不像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鼠疫杆菌那样可以很快随人群扩散,因此耳念珠菌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也许本来就有。
因此,目前的观点,大多认为耳念珠菌本来就分布在世界各地,也曾经引起过各种感染,只是以前大家没有认识到,或者没有技术手段把它分离出来。
3、什么人什么情况下会感染耳念珠菌感染?
真菌的局部感染,前面已经说了,常见为各种体表癣之类。
通常来说,我们说的真菌感染(包含耳念珠菌感染。),指的就是真菌全身性感染。
但是,普通人不会导致全身性的感染。
我们的皮肤上、口腔、胃肠道、鼻腔等各种地方,都有无数的细菌和我们一起生活,大部分是和我们共生共荣的有益菌,叫正常菌群。
各种细菌和真菌也会彼此争地盘,但正常情况下是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有正常菌群的存在,有害菌不容易生存和大量繁殖。只能少量存在。
打个比方,你已经娶了个老婆在家里,再想娶个小老婆进家门,那是相当有难度的。一般情况下,老婆会把小老婆打跑,至于带个女性朋友来家吃顿饭,那还是可以的。
正常菌群和有害菌的关系也差不多和上面一样。
再说了,就算真菌能够进入人体,也会被人体的正常免疫系统给消灭了。
因此,任何人身上,都可以检出真菌,许多人身上可以检出耳念珠菌,却不会导致感染。
4、真菌全身性感染常见原因有:
A、长期的嗜中粒白细胞减少症。这种病人多见于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也见于各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B、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者本身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人。这种病人,偶见于发生在肝移植等器官移植后。
C、严重细菌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菌群失调,引起真菌繁殖,导致感染。
以上这些这些病人,大多数会在ICU住着,插着呼吸机,呈现出半死不活的状态下至少要符合以上3条中的一条,人才有机会感染上包括耳念珠菌在内的真菌。
正常普通人,想要感染上耳念珠菌,得先乱用抗生素把自己体内有益菌统统杀死,再用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用各种方法作死,把自己白细胞降到极低,才有可能感染耳念珠菌。
会有这种作死的正常人吗?
正常人想要感染上耳念珠菌,谈何容易?
5、分离和命名耳念珠菌有什么意义?
耳念珠菌感染对目前的大多数抗真菌药,比如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球红霉素、甲帕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都耐药或者大都耐药。
这可以让科学家加紧研究,研制出新药来治疗此类感染。
在我国,分离出耳念珠菌可以很好地回答常见的院内感染死亡患者家属问题:“为什么来的时候人好好的,怎么就被你们治死了呢?”
6、耳念珠菌感染的死亡率很可怕吗?
外科严重感染非常虚弱的病人,长期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后,会出现真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反正就是凶多吉少。这20年来,我遇到过两个病人,都死了。
早期肝移植病人很多死于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病人的死亡率本来就很高,比如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出现真菌感染后,死亡率50%。(数据来源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
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率30%-60%,和普通真菌感染死亡率相差并不大。无非是一件原来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根本不用恐慌。
7、耳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何?
耳念珠菌感染病人会通过血液系统感染,以菌血症表现最为常见。表现为高热、寒战、肝脾肿大等。
血液流到哪里,感染就到哪里,包括腹腔内、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甚至骨骼及肺部感染。
感染者其临床特征与感染其他真菌无异。
病人在感染前往往使用过抗真菌药物,特别是氟康唑(fluconazole)。
8、治疗。
目前无有效抗真菌药物。
我们对病人只能对症治疗,期待病人免疫系统恢复正常,来杀死耳念珠菌。
我们只能将病人置于单人病房,采取标准的接触防护措施。医护人员要彻底执行手卫生的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9、普通人如何预防?
普通人别长期滥用抗生素。
除此之外,普通人想要感染耳念珠菌,很难,几乎不可能感染,不用预防。
好了,看明白这些,你可以知道,作为普通人,耳念珠菌其实是怕你的,你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白衣山猫求打赏,买猫粮!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