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去游泳,而耳朵进水后就很容易出现感染,医院就诊的小患儿就明显增多。
外耳道感染主要是由于外耳道中残留的液体给细菌提供了滋生的条件,这些液体还会使外耳道内部的皮肤组织变软(就像手指长时间接触水变白、肿胀),接下来细菌就会入侵变软的皮肤,并且繁殖,发生炎症,常常引起疼痛。游泳季节比较常见,所以又被称为“游泳性耳病”
容易引起外耳道感染的情况:
1、洗澡、游泳时耳朵不慎进水;
2、在宝宝哭闹时进食,发生呛奶或呛水;
3、婴儿哭闹时泪液、汗液流入外耳道内;
4、小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猩红热等疾病,此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咽鼓管和鼓室黏膜的局部防御作用减弱,外界病菌侵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外耳道感染的症状:
轻微:耳朵又痒又胀(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会不断尝试将自己的手深入耳朵)。外耳道开口处可能肿胀并且轻微发红,如果拉孩子耳朵,疼痛会更加明显。
较重些:耳朵持续疼痛,可能有脓液渗出,孩子不断哭闹,有可能出现低热(比正常体温高0.5-1℃)。
外耳道感染的治疗:
如果孩子耳朵疼痛,一定请去看医生,虽然外耳道感染一般不严重,但是需要由医生来治疗并且用药。
如何预防:
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掏耳朵,孩子耳道内的上皮脱落物和耵聍(耳屎)会自行脱落,并排出体外,因此无须经常掏耳屎;
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潮湿。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