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经常出现掏耳朵会造成外耳道癌的新闻,看到这个新闻很多人禁不住打颤,让人感觉恐怖。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掏耳朵到底会不会致癌呢?
外耳道癌
外耳道癌也许大家很少听到过,但是很多耳科都会出现这样的病例。掏耳朵这事,无法估算出多少人喜欢掏耳朵,因为掏起来感觉相当过瘾和舒服。有的人只要感觉耳朵痒了,就使用发卡,火柴棍等肆意掏耳朵,但这样其实会有不少的坏处。
由于耳部皮下组织少,本身血液循环相对其他组织就较差,外耳道表面皮肤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最为紧密,所以掏耳时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外耳道膜,引起感染,导致损失,从而使外耳道发炎,造成咀嚼疼痛,只要一开口,就疼痛难忍,吃饭都困难。
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屎是每个人保护耳朵最好的工具,但人们常常会把耳屎当废弃物弃掉。耳屎在医学上的术语叫作耵聍。有的专家说过,耳屎是酸性,从而跟耳壁上的毛一起保护耳道,防止外部细菌侵袭。但人不断掏耳朵,等于直接破坏耳部的保护环境,细菌自然进入耳道和耳膜,从而引起耳朵慢性炎症,导致耳朵流脓疼痛,甚至听力下降。
自己掏耳朵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即使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复听力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那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掏耳朵呢,只能说“小掏怡情,大掏伤身”,平日里耳屎增多,瘙痒难忍,偶尔掏下耳朵也无碍。只要不随便使用这种容易伤害耳膜的东西去掏就行。但从来不掏耳朵的话也会有副作用,容易导致耳屎结块形成耳钉,阻塞外耳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医院进行处理,不可自行乱挖,医院会采用专门软化耳屎的滴耳剂,待其松软后采用消毒的专业仪器慢慢取出即可。
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
只要出现耳痛,耳鸣,出血的情况就要引起注意了,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即使是外耳道癌这样的重病,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还是理想的。日常生活中还要格外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多预防,多检查,多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将一切疾病都杜绝在萌芽之中。耳朵掏的虽爽,但掏多伤身可就不好了。在生活中可要注意好了,别等真掏耳朵,掏出个外耳道癌,那你哭可来不及了哦。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