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及药用大黄的根茎。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功能: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具有泻下,收敛止血,解痉,利胆,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大黄的应用较广,其给药途径有内服、外用。现将近年有关大黄的外用治病情况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1、治疗浅表性溃疡性直肠炎
用生大黄50g,加水毫升煎沸,冷却至30℃~37℃,作保留灌肠,保留2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5天为1疗程,经治疗6例,不用内服药,1疗程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
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用生大黄50g,青黛20g,冰片9g,泽兰12g,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成膏状,敷于两侧扁桃体外相应的皮肤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12小时一贴,经治ll例,除一3岁患儿不合作改用西医治疗外,全部治愈。
3、治疗口臭
缪氏报道用大黄,冰片各适量。将大黄炒炭为末,每日晨起用大黄炭末适量加少许冰片刷牙漱口。作者屡试屡验,口臭于3~5日减轻或消失。
4、治尿毒症
钱氏用生大黄30克,加水毫升煎沸,保留灌肠,每天上、下午各1次,疗程为5~7天,治疗5例,结果:症状改善,尿量增多,神志清楚,而且血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均有下降。
5、治疗肌注后局部硬结及静脉炎
孙氏采用大黄、芒硝各等份。先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经治疗50例肌注青、链霉素后引起局部硬结的患者,其中外敷1次痊愈患者10例,2次痊愈者35例,3次痊愈者4例,1例因过敏停用。又试用4例静脉炎患者,其中外敷1次痊愈者1例,2次痊愈者2例,3次以上痊愈者1例。
6、治疗急性腰扭伤
用生大黄粉,生姜各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碎,绞汁于干净容器中,然后加大黄粉,调成软膏状,敷于扭伤处,厚约0.5厘米,覆盖油纸,保持湿润,再盖纱布并胶布固定,12-24小时未愈者可再敷。治疗26例,全部治愈。其中敷药1次者17例。2次者6例,3次者3例。
7、治疗冻疮
马氏用大黄甘草液治疗冻疮例,取前二药各50g,加水毫升,煮沸30分钟后,取出药渣,然后用大黄甘草液浸泡病灶。结果1度冻疮59例,均在10日痊愈;2度冻疮32例,在15日内痊愈;3度冻疮9例,均在25天内治愈。用后,药液装入玻璃或瓷器皿内,待下次再用,用法同上述,每剂药液每人使用1周。
8、治疗淋巴结核
刘氏采用大黄粉g,石灰粉g,砂锅中炒至石灰显微红色时,取出放凉,过筛,装瓶备用。同进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用纱布条浸药后敷在患处,经治疗例。结果治愈例,占87%;有效26例,无效1例。
9、治疗甲沟炎
李氏用生大黄粉适量,检净,烘干,研末备用。临时用以食醋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或隔日清洗后更换。共治疗15例,用药1周内治愈7例,1~2周内治愈5例,2~3周内治愈2例,另一例因病程长,嵌甲,经治疗1周后即拔甲。
10、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王氏采用大黄50g,冰片5g,先将大黄置乳钵中研磨,徐徐加入冰片,共研成细末备用。同时,先按常规清除外耳道积脓,然后将上药调香油滴耳,每日3次。治疗10余例,效果较好,多不复发。
11、治疗烫伤
有报道以大黄1份,入陈石灰2份,炒至大黄呈黑灰色时取出研末,撒布于伤面,或者用麻油或桐油涂患处,外用每天2~3次。经治疗40余例,均获显效,并能防止感染。
12、治疗酒渣鼻
宗氏报道用大黄、硫磺各等分,研细拌匀。取5g,加凉水调成糊状,睡前涂鼻部,次晨洗去,每晚1次,2周为1疗程。经治20例,结果:痊愈10例,显效7例,好转2例,1例无效。
13、治疗肠胀气
有报道用大黄50g研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经临时观察6例,一般贴药后1小时即出现肠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有肠鸣音。
14、治疗下肢溃汤
有报道用生大黄25~35g,研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约为大黄量的1/5,共研极细。先用温水洗净创面,擦干后均匀撒布药粉,再用千张纸覆盖包好,如有渗出液外流,可任其自然,第二天再洗。每日换1次,轻者换药3~5次,重者8~9次,即不新生肉芽,此时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张纸必须每目一换。当结痂牢固时会发生痒感,可揭去盖,隔5-7日或7日以上,痂盖自然脱落。经治12例均愈,其中1例病程达13年,经用药粉6日,贴千张纸20日余,便结而愈。
15、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用生大黄50g,青黛20g,冰片5g,白芨8g,赤小豆20g,研末混匀,用食醋调膏,外敷患侧腮腺外相应的皮肤上,每12小时一次,经治26例,用药5~7天即愈。
16、治疗痈疖疔毒及一切疮疡阳证
用金黄膏外敷,六合丹,三黄散蜂蜜调敷患处,每天换药一次,治疗痈疖疗毒及疮疡阳证例,一般换药3~7天痊愈。
17、治疗有红肿、灼热、瘙痒、渗出等急性皮肤病
用三黄洗剂治疗钩幼性皮炎26例,急性湿疹51例,婴儿湿疹33例,传染性湿疹样皮炎6例,接触性皮炎82例,药物性皮炎例,全部病例均有红肿、灼热、瘙痒、渗出表现,属急性皮肤病,均采用三黄洗剂外洗,每日4~5次,用药1~2周痊愈。
综上所述,大黄的临床外用十分广泛,药源丰富,经济,其加工,炮制,配制过程简便易行,使用较安全,外用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医院,把大黄当作内服药,通便泻下药是远远不够的。大黄是一味外用范围较广的中药材,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加以开发利用。
赵伟民简单实用,一定要记住啊!
赞赏
人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