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治疗 >>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十三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十三

 

第六章耳鸣与耳聋

一、概述

耳鸣是指在无任何外界声源或刺激存在时,患者耳内或头部所感知到的声音。按照性质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若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耳鸣(3个月以内)、亚急性耳鸣(3个月-1年)和慢性耳鸣(1年以上)。

耳聋则是指由于人体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听神经或(和)各级中枢的任何结构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轻者称为重听,重者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响时则称为聋,临床上则将两者统称为聋。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按出生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按语言发育程度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若耳聋发生在学习语言之前,则可由于耳聋使患儿不能学习语言而成为聋哑,所以聋哑的本质是耳聋。耳鸣和耳聋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我国法定以单耳的Hz、Hz、Hz三个频率(语频)平均听阈为准将耳聋分为5级。其中,语频平均听阈25dB为正常。

表耳聋的分级:

二、常见病因

(一)耳鸣的常见病因

1.主观性耳鸣:耳部疾病如耵聍栓塞、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梅尼埃病、耳硬化症、听神经瘤、中毒性聋、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梅尼埃病患者的耳鸣在疾病发作期加重;全身性疾病如血压过高或过低、动脉硬化、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烟酒过度、更年期等也可引起;其他如压力大、情绪波动及睡眠障碍等均可导致耳鸣出现。

2.客观性耳鸣:血管因素、腭肌或镫骨肌痉挛、咽鼓管异常开放及颞下颌关节的关节噪声均可导致。

(二)耳聋的病因

先天性因素及遗传性疾病、耳的先天性畸形、中耳及外耳内耳的病变(炎症、外伤、机械性阻塞等、内耳病变)、药物中毒、长期接触噪声、老年因素、病毒感染、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发性硬化等)。

三、临床特点和意义

1.耳鸣:轻症耳鸣,患者多可忍受;某些严重耳鸣患者,耳鸣较重,无法忍受,可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重视。

2.耳聋

(1)传导性聋: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急性外耳道炎或耳疖、颞骨外伤累及中耳、外耳道机械性阻塞(耵聍、异物、肿瘤、外耳道胆脂瘤等)、先天性外耳遭闭锁等病变使声波经外耳道和中耳传导时受到阻碍,使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称为传导性聋。病因明确,诊断不难,可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听力重建手术。不愿接受手术者也可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改善听力。

(2)感音神经性聋: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病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受、分析或音响声音信息传递,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称为感音神经性聋。

(3)药物性聋:又称药物中毒性聋,指误用某些药物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制品造成内耳损害所致的耳聋。

表常见的致耳聋药物:

(4)先天性聋和遗传性聋:先天性聋是由于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病毒感染、产伤、核黄疸,母体患梅毒、艾滋病或在妊娠期大量应用耳毒性药物可导致胎儿耳聋。遗传性聋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造成听觉器官发育缺陷而导致的耳聋,出生时即存在听力障碍者称为先天性遗传性聋,出生后某一时期开始出现听力障碍者称为获得性遗传性聋,遗传性聋患者多伴有其他部位或系统畸形的异常。

(5)突发性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在72小时内听力急剧下降,无明显波动,多单耳发病,常伴耳鸣,也可伴有眩晕。为耳鼻咽喉科急诊之一。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挽救听力。

(6)老年性聋:为伴随年龄老化(多见于60岁以上)而发生的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导致的耳聋。临床表现为双耳同时或先后出现的双侧听觉障碍,常逐渐发生,两侧耳聋程度可相似亦可轻重不一。

(7)噪声性聋:指急性或慢性强声刺激损伤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听力障碍。若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则为职业性疾病。

(8)其他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聋:听神经瘤,梅尼埃病,病毒或细菌感染,创伤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疾病相关性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发性硬化均可能引起耳聋。

1.耳聋的分级。

1.中度耳聋是指:

A.听一般谈话有困难,语频听阈在41-55dB

B.听低声谈话有困难,语频平均听阈40dB

C.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语频听阈在56-70dB

D.需在耳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语频听阈在71-90dB

E.耳旁大声说话都听不清,语频听阈90dB

1.A

后期会有更多知识点,敬请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ys/9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