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诊断 >> 健康科普科学用耳,保护听力

健康科普科学用耳,保护听力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听力残疾人数达万,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超过1‰,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上升到2.7‰,到青春期则高达3.5‰,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有听力障碍。爱护耳朵,保护听力,关键在于科学用耳。在全国第21个爱耳日来临之际,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一避免频繁掏耳朵,保持耳朵干燥

许多人爱好掏耳朵,几乎每天都要去掏。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损外伤耳道皮肤,把致病菌带进耳道。易导致外耳道发炎,耳道疖肿、耳道真菌病。更甚严重者出现鼓膜穿孔。大块硬结的耵聍(俗称耳屎)堵塞耳道,应该请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或者浸泡耵聍液后冲洗。对于儿童及痛阈低的人推荐冲洗法。切记不要随意掏耳、采耳。对于油性耵聍者,流出的耵聍可用棉签轻擦拭。耳痒时可以用干净的手在耳外侧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外耳道口。平时应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游泳时候注意避免耳朵进水,一旦进水及时沥干。喜欢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有水进到耳朵里,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干净棉签轻轻吸干。避免在水质差的场所游泳。

二避免药物、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目前已发现了近百种耳毒性药物,其中有抗生素有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主要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其它类型耳毒性药物有:髓袢类利尿剂的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解热抗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赖氨匹林等。抗疟药物:如奎宁、氯喹和乙酰嘧啶等。其中奎宁和氯喹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耳聋,妊娠早期危害更大,孕妇禁用。切莫随便用药,特别是在儿童、怀妇中。吸烟也可导致耳毒,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会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直接造成耳聋。此外,噪音也是导致耳损伤的重要因素。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组合而成的,例如:鞭炮声、爆炸声和强烈的锣鼓声等。生活中常见的噪音环境还有:工厂、建筑工地、射击打靶场、电动游乐场、电脑游戏中心、KTV、酒吧。特别提醒大家长时间听随身听(耳机)导致的耳噪音受损是更容易使人忽略、疏于防范的噪声伤害。

三避免错误的擤鼻涕方法

因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等原因导致鼻涕多、鼻腔被堵塞,擤鼻时不要太用力,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特别是一些儿童,因咽鼓管短平,错误的擤鼻涕极易导致急性中耳炎发生。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动作应轻柔。轻吸鼻咽部积聚的分泌物,再经口吐出。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洗出鼻腔内分泌物。

四避免延误就医,避免乱投医

耳疾患与其它疾病一样,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大多数耳科疾病及时就诊治疗效果佳。例如突发性耳聋,一周内接受规范治疗比超过一周后就诊治疗效果好许多。千万不要相信一些没有考证的偏方及民间土方法。我们接诊过一些慢性中耳炎患者,相信民间土法,有人用“中草药粉”“锅底灰”吹入耳道。最终导致耳道排脓通道堵塞,引起感染向颅内扩散。

五避免侥幸心理,科学预防

每个新生儿均应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未通过,提示遗传性聋的可能性比较大,应进行耳聋基因筛查。耳聋基因检测覆盖了导致遗传性耳聋常见的基因。遗传性耳聋指的是由于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的耳聋。这种疾病是由父母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传给后代而引起的耳聋,后代中以一定数量出现。遗传性耳聋犹如一个“隐性杀手”代代相传。以下情况也应考虑行基因诊断:家族中有耳聋患者的新生儿。家庭中有明确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致聋史,新生儿的父母属于近亲结婚;除了耳聋,新生儿同时具有特征性体征或其他系统疾病:如Warrdenburg综合征、Usher综合征、肾脏、心脏等疾病。

赣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率先在赣南地区开展了各型听力重建和鼓室成型术,开展电子人工耳蜗植入术。耳科拥有德国leika显微镜及蔡斯高端显微镜、瑞士进口耳用电钻、丹麦先进的电反应测听,声阻抗仪、耳声发射、多频稳态等新进设备。每周三上午开设耳聋、眩晕专病门诊。

眩晕耳聋专病门诊

门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zlyy/10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