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先生按:EB病毒,是个啥玩意儿?
门诊来个老爷叔,自诉耳朵有闷胀感,伴听力下降,以为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可吃了药后始终不好转,挺烦。除了听力下降,老爷叔还抱怨吸鼻后吐痰,痰里带血。我给他做鼻咽镜下检查,发现鼻咽部有新生物。加做活检,发现是鼻咽癌。我的门诊病人中,把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误认为是中耳炎、感冒啥的,颇为常见。也难怪,由于鼻咽部位隐蔽,与耳、鼻、咽、眼、颅底等组织器官紧密相邻,极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因此鼻咽癌发病时往往会有很多“忽悠”症状,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话说在日常肿瘤筛查中,有一个指标,是可以标示鼻咽癌易感人群的。
这个指标叫EB病毒抗体。这是个啥玩意儿?请看百度——EB病毒,即Epstein-Barr病毒(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为90%左右的成人所携带(非感染)。它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还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听起来是不是很吓人?但EB病毒其实是感冒病毒的一种。我们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其抗体将长期存在于体内。这个EB与鼻咽癌啥关系呢?一言以蔽之:EB病毒携带者患鼻咽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EB病毒检测阴性人群,用统计学术语来说,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当前,鼻咽癌的发病机理还不是很明确,影响因素也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广东地区鼻咽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鼻咽癌也称广东癌,专家估计这可能与广东湿热气候、居民传统饮食习惯和遗传病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鼻咽癌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并存在家族高发倾向。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及西江流域最为高发。据统计显示,广东肇庆的四会地区发病率居全国之首,达到男性30.96/10万,女性15.45/10万。。2、 与环境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移居两广地区的外来人口,鼻咽癌的发病率要高于其他地区。这说明两广地区有环境因素或饮食习惯导致鼻咽癌发病。3、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
(香港艺人张达明年检出鼻咽癌,目前身体仍在康复中)
综上述,鼻咽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引发。临床统计显示,早期发现的鼻咽癌治愈率极高(90%以上),所以,应该特别予以重视。建议大众如出现以下情况时,医院排查是否鼻咽癌——(1)颈部包块(40%)是最常见的症状。不明原因的颈部包块,尤其是长在耳垂下方,上颈部两侧,不痛不痒,三个星期以上未消肿者,要排除鼻咽癌的可能。(2)回吸性涕血(吸鼻涕吐出的痰液中带血)(30%)。当鼻咽肿瘤体积达到一定程度后,与软腭摩擦导致表面出血,回吸鼻涕从口腔中吐出来的痰液上会有暗红或鲜红的血。当肿瘤再进一步增大后,尤其是长入鼻腔后,会有鲜血从鼻腔前部流出。因此,只要出现了回吸性涕血,应就医检查鼻咽。(3)单侧的耳堵塞感、听力下降(25%)。因为癌细胞堵塞了咽鼓管,造成中耳积水引起的。若有耳塞、耳鸣或听力下降,甚至觉得耳内有水流声,尤其是单耳,且没有感冒或鼻窦炎时,应就医检查鼻咽!
(著名演员、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年确诊为鼻咽癌并手术,现已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病人可能出现涕血、头痛、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和面麻或咽喉不适。部分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因而高危人群(有家族史或年龄超过40岁)应该体检(检查EB病毒和做MR颈部检查)。感染过EB病毒的患者,建议定期检查鼻咽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所谓定期,如果没有症状,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即可;如果有以上症状,医院检查。
总之,鼻咽癌发现越早,预后越好;发现越晚,治愈可能性越小,预后越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譬如戒烟酒,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等也很重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