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泳池的盛会。大家伙们都会选择去泳池或者是江河湖海,感受水带来的凉爽。但是游泳肯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意外!这些事情,孩子和家长们都要注意了!!
进入暑假以来,各地就传出很多儿童溺水的新闻,杭州2起溺亡事故,周口4名少年溺亡,许昌3名男孩溺亡,南阳2个8岁孩子溺亡,大连金州4个孩子溺亡等等,仅6月以来,全国被媒体发现的就有20名孩子被水夺取了生命!而网上流传的倒背着控水,其实是错误的消息。那么,如何救助溺水者呢?
如何救助溺水者
针对溺水者,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倒背着跳动控水。相反,控水过程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排出,会增加误吸风险,增加死亡率。
如果是有呼吸有脉搏的,可以先拨打,然后清理口鼻异物,最好保持侧卧位等待救援。
如果情况恶化出现呼吸停止,施救者应当立即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待恢复呼吸后等待救援人员。
如果这样做还不行,那就必须采用胸外按压的方式。目前推荐的做法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频率:次/分钟),然后2次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并以2次/30次的形式重复。
大部分心脏骤停都是心源性的,此时患者体内尚有充足氧合——这和溺水者完全不同。单纯的胸外按压不适用于溺水心脏骤停者,必须同时辅助以人工呼吸。总之,对于溺水心脏骤停,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方式。
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游泳溺水自救方略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溺水急救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急救方法有: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耳朵进水的处理由于水又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很多,应从多方面来考量:
饭后、饮酒不宜游泳。
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
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
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孩子溺水家长应该怎么办1.大人要镇静,脱去鞋,迅速游到孩子附近,同时要群众拨打请求医疗急救。
2.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头部接近。
3.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4.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让孩子握住再拖带上岸。
5.救援时应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不要互相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救上岸后如何急救溺水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可能遭受大脑损伤甚至死亡。而那些被救上岸且仍意识清楚的溺水者中,部分仍然面临生命危险。岸上急救的目的在于迅速恢复严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
1.开通气道: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解开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清除溺水者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2.让水流出:施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屈膝的大腿上,借体位迫使吸入呼吸道和胃内的水流出,时间以1分钟为宜。
3.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使溺水者恢复心跳、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
4.医院:尽快搬上急救车,医院转送。
排版:微象君
图片:网络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白癜风怎么能治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