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前,每个妈妈都盘算着如何把宝宝打扮成宇宙第一帅(美)。然鹅,宝宝出生后,你就会发现,无情的孕期总会在孩子身上留下这样或那样的“脏东西”……而且,这些“脏东西”你还不能随便乱洗,因为你无心的小动作就可能会伤害到脆弱的小宝宝。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来说一说哪些“脏东西”你洗不得~
1、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都有一层白色油腻的东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这是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带出来的脂肪,医学上称为“胎脂”。主要是用来保护胎儿皮肤的。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1-2天,胎脂就会被皮肤吸收,所以不必刻意清洗或执意给擦掉。
2、脐带
宝宝未脱落的脐带,如果沾水了很容易让脐部感染细菌;而刚脱落的脐带,脐窝处的新肉芽组织还没有成熟时,如果沾水则非常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因此,在宝宝肚脐伤口没有复原之前,最好不要让宝宝坐在盆里洗澡,可以先擦上半身,然后再洗下半身,避免脐部沾水感染。同时,妈妈们在给宝宝护理脐部的时候,如果发现脐带沾上水或者尿液,要及时用干净的棉布进行清理,清理之后再用酒精进行消毒。
特别强调
若宝宝脐带的残端出现一些淡色的黏液,或是脐痂脱落后,宝宝的脐窝渗出乳白色的液体,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妈妈们只需用棉签或者纱布,借助浓度75%的酒精轻轻的擦拭干净就可以了。但如果渗出的液体呈现黄色的黏液并伴有恶臭味,这是脐带感染了,就需要家长带着宝宝及时就医了。
3、囟门
囟门是胎儿出生时头颅骨发育尚未完成而遗留的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后囟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闭合,而前囟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才会闭合。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囟门处可以洗,但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覆盖,一定要注意保护。同时一定不能用手指抓挠,以免造成宝宝头颅受伤,并且洗头水不能过热,要用温水。但家长也不必惊慌,一般的抚摸不会对宝宝囟门产生影响的!
4、头痂
宝宝刚出生时,头顶上常常会有一层厚厚的、黑色或褐色鳞片状乳痂,这是一种由皮肤和上皮细胞分泌物所形成的黄白色物质。这多是因为婴儿出生后不洗头,时间一长,这些分泌物和灰尘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不疼不痒,对孩子的健康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只是看上去显得很脏。这在婴儿中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头上的乳痂会自然脱落,属于暂时性现象。妈妈们切记不要强行揭下头皮上的皮屑,而且洗头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千万不要用手去抠。
5、耳朵
妈妈们发现宝宝耳朵有脏东西,就总想给宝宝掏耳朵,但是,这种做法是及其错误的!
耳道有上皮脱落,是正常的,少量的污垢对宝宝的耳道反而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真正需医院掏。如果家长经常在家中给孩子清理耳道的话,易引起外耳道炎,并容易破坏正常耳道上皮纤毛,引起一系列的耳道疾病。
宝宝洗澡的原则
先用擦澡取代
应根据新生儿的生活能力及脐带是否脱落而定。如果新生儿生活能力良好,当体温恢复到36℃以上时就可以洗澡,在脐带没有脱落前不宜采取盆浴,可用干法。
小百科:干法即在出生后用软纱布蘸温开水将头皮、耳后、面部、颈部、腋下及其他皮褶处血迹轻轻拭去。
避免过度洗澡
新生儿在出生后皮脂腺分泌速度迅速降低。新生儿的胎脂不必洗去,洗浴时也不要过度清除皮脂。0~3岁的婴儿一般一天洗一次澡,早产儿可以2天洗一次。
小百科:气温超过30摄氏度且宝宝特别容易流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但最好不要超过两次,应选择注重保湿功效的润肤品。
挑选专用浴品
预防红屁股除了减少清洗次数、保持屁股干燥外,婴儿不能使用成人碱性及含有酒精等溶剂沐浴产品,应使用中性产品避免破坏婴儿皮肤PH值和表面正常菌落。
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关于养儿育儿奶粉辅食尿裤童装搭配等的一切都在这里了,千万宝妈的育儿小助手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