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寒假成了“暑假”。连日来,误服药物的、跌伤的、将异物塞入耳鼻腔内的……“熊孩子”们的招数越来越多,完全不按套路走,医院。
“妈妈,我鼻子里有一粒橡皮泥,很痛……”侯女士3岁的女儿哭着对她说。
“当时孩子正一个人在客厅里玩橡皮泥,突然就哭了起来,我赶紧从房间里跑出去看,她和我说橡皮泥塞到鼻孔里出不来了。”据侯女士介绍,孩子当时把橡皮泥搓成一块块的小圆球,玩着玩着就往鼻孔里塞,一开始,孩子用手指试着把橡皮泥抠出来,结果堵得更深了。
侯女士原本想帮孩子把橡皮泥取出来,但找了半天也没看到,无奈之下,医院就诊。
“塞进去的橡皮泥应该不大,而且是遇水即化的材质,现在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王周美给孩子做前鼻镜检查,也没有发现鼻腔内有异物。听了医生的话,侯女士这才宽了心。
无独有偶,当天晚上,又有一名5岁女童,将一颗直径0.5cm左右的塑料珠塞入鼻孔,好在及时取出,已无大碍。
据了解,近段时间来,在加长版寒假里,许多孩子缺少父母监管,像这种误吞误服药物和异物的病例增加了不少。王周美提醒,家长应该多留个心,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注意药物存放,避免发生意外,一旦发生误吞误服药物和异物的情况,应及时送医,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疫情期间
孩子在家安全度过“加长版假期”
家长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
家中这10样东西最危险
快看看家里有没有
这些物品真得放好了!
儿童吞入异物“十大杀手”排行榜
1、花生
2、瓜子
3、硬币
4、笔头笔帽
5、鸡骨头和鱼刺
6、钮扣
7、拉链
8、吊坠
9、电池
10、发卡
儿童吞入异物的情况一般分为三大类: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其中,气道异物卡在喉管或支气管处最危险。
家长们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判断:异物进入气道后,孩子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脸色发暗发紫等症状。
异物卡到喉咙怎么办?
医生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护,同时也要学会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
若遭遇异物卡喉时,“海姆立克急救法”可救命: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异物进入鼻腔怎么办?
异物进入鼻腔,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在孩子1岁半到2岁半期间。家长千万不要紧张急躁,更不能训斥和打骂孩子,以免孩子惊慌哭闹将异物吸入下呼吸道,形成呼吸道异物的严重后果。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要强行取出异物,以免损伤鼻腔或形成呼吸道异物,应劝阻孩子哭闹,改用口腔呼吸,医院治疗。
异物进入眼睛怎么办?
眼睛里一旦进入异物会很难受,这些很小的物质往往贴附在眼球表面或藏于眼睑内,产生不同的磨痛、刺激症状。
1.制止宝宝揉眼睛
眼睛里进了东西,宝宝自然会觉得不舒服,本能的反应就是用手去揉,这样做伤害反而更大。如果宝宝要揉眼睛,妈妈首先要制止他。
2.让宝宝闭一会儿眼
等宝宝感觉稍微舒服点了,可以让他试着闭起眼睛,让眼泪自然流出。
异物进入耳朵怎么办?
蚊子、苍蝇、豆子、小沙粒、小钉子、小石子、小玩具等都可能进入耳朵。家长最好不要自行掏取异物,去医院找医生是最佳措施。
因为人的外耳道是S形的,内部有狭窄区域,若自取方法不当,一方面可能把异物尤其是球形异物越捅越深,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外耳道炎。当情况不复杂时,下面的几种不使用器械、不损伤耳道的方法可以在家尝试。
1.如果昆虫进入耳朵
利用亮光让昆虫爬出来。利用昆虫的向光性,将宝宝的耳朵对着台灯或者用手电筒照射,昆虫就会向着有亮光的地方爬出来。
利用油质液体引昆虫爬出来。在宝宝的耳道内滴入几滴橄榄油或婴儿油等油质液体,以隔绝空气,使昆虫窒息死亡,然后将耳朵朝下,让昆虫随液体流出耳朵。如果未能流出,医院诊治。
2.如果硬物进入耳朵
应使进入异物的一侧耳朵朝下,依靠万有引力让异物自行滑出。如果异物没有滑出,千万不要用尖锐物帮宝宝掏挖耳朵,医院就医。
若孩子耳朵若进了豆类等,千万不要用水冲洗,因为豆类遇水膨胀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发炎和感染,有时会有剧烈的疼痛。
●往期推荐●
●江山医院抗疫一线医护获表彰
●驰援武汉的90后护士郑春燕——“其实很害怕,可我必须站出来”
●疫情期间肿瘤患者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疫情期间,接种疫苗可以等吗?
●新冠肺炎治愈后会造成肺部损伤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什么你还买不到口罩
●"肺已经不是肺了"!首例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