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姐导读:
耳屎也和身体健康有关?是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耳屎的颜色会变,有淡黄的,有深黄的,片状的,块状的,一般我们把耳屎分为干耳和油耳……
我的耳屎会变色
外耳道的皮肤有一种叫耵聍腺的腺体(类似于身体其它区域的皮脂腺),分泌出的耵聍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
耵聍的颜色、干湿度在不同人种中差异很大,就我接触的患者来说,北方人的耵聍普通偏干,耵聍多数是散碎片状,“油耳”少。南方人中所谓的“糖耳朵”人群要略多一些,常可见到糊膏状的耵聍栓塞。
黄色柔软块状物:新长出来的耳屎
耳屎是油脂(耳朵也会分泌油脂,滋润耳道的皮肤)、皮肤新陈代谢脱落下来的“死皮”、外界带来的“脏东西”的共同混合物。在它刚刚出生的时候,它带着丰富的油脂、水分,是黄色、柔软的。
白色片状物:失去了水分的耳屎
白色片状的耳屎也是正常耳屎进化来的,只是时间长了,耳屎的水分被逐渐蒸发掉了,变成了泛着白色的片状耳屎。
黄黑色干硬块状物:被氧化的耳屎
这是因为耳屎里富含油脂,和空气接触后油脂会逐渐氧化,变成黑色,而且它的位置相对比较靠外,有一部分水分被蒸发了,就会变得硬硬的。
黏黏的黄色液体:油耳屎
一般来说,湿疹除了耳朵痒以外,会从外耳道流出半透明的液体,流到耳廓区域会结成干壳,能揭下来。而真菌应为菌种的不同,分泌物性状会有很大差异。有时像豆渣样,有时像煤渣,有时会有白色绒毛。中耳炎流出的脓液多比较粘稠,流到耳廓区域一般不会形成干壳。
黄色夹杂红色血丝:掏破了
耳道的皮肤相对比较娇嫩,正常情况下耳屎能保护耳道;耳屎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防止细菌侵袭耳朵,避免造成外耳道炎。
人说话、吃饭咀嚼、游泳、洗澡时,耳屎通常会自行脱落,用不着我们动手。而不恰当的挖耳很容易伤害我们的耳道,甚至刺穿鼓膜。
耳屎量特别大
每个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耳朵油脂的分泌速度都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耳屎量很大也是正常的,基本上不会影响生活;频繁掏耳朵,会加快“耳朵死皮”脱落,反而会让耳屎增多。
没有耳垢
缺少耳垢表示你有可能得到了罕见的阻塞性角化病。
小编说两句
正常情况下,耳道有自洁功能,即使你不掏也会堵塞耳朵,但是有些时候可能会出现耳屎不脱落导致耳朵堵满了,觉得耳朵闷,而且耳屎很坚硬,掏不出来,千万别自己硬掏,医院找医生帮忙吧。医院有专门软化坚硬耳屎的滴耳剂,可以在耳屎浸泡松软之后,再用专门的机器冲出来。
耳屎发粘发油的人,建议平时注意不要进水,不要经常掏耳朵,注意清洁,一个月最少两次用棉签粘消炎水洗下,因油耳很容易发炎。
—THEEND—
推荐阅读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