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症状 >> 以后,谁让你治疗这些病,医院

以后,谁让你治疗这些病,医院

 

身为妇产科医生,最害怕的不是遇到疑难杂症,而是患者自己给自己下了“重症书”。

记得之前有一次,一位患者拿着检查单,问我咋样,严重不严重,我说就是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异位,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宫颈糜烂”。

但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

说完之后,很多患者都会觉得你是为了她好,放心地回家了。可还有很多患者觉得你不可靠,医院,结果被上药、激光、宫颈切除术,越来越严重。

唉,让一个健康人去治疗不需要治的“生理现象”,方向错了,怎么能有好结果呢?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被过度治疗的案例也有很多。

尤其是很多女性在做妇科检查时,都曾被诊断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宫颈炎等等。

那么这些都是什么情况?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呢?

这篇文章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常见的几种宫颈问题的相关处理及治疗。

“宫颈糜烂”

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宫颈糜烂”。这个“疾病”曾经困扰了很多女性,甚至包括医生。

■是什么?

“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性的改变,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在没有出现这种生理性改变前宫颈口外覆盖的是鳞状上皮细胞,看起来是光滑的,如下图:

后来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口内覆盖的柱状上皮细胞,开始向外扩张、生长,到达原来鳞状上皮所在的部位,发生了异位,出现这种“糜烂”性的改变,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

通常见于青春期少女、生育期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的人或者妊娠期孕妈。

■要不要治疗?

不是病当然不需要治疗!

之前我国妇产科界对于这种现象认识不足,将这种糜烂样的改变,作为一种病理性的疾病对待,并认为是慢性子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所以就出现了“本来不需要治疗却过度治疗的情况”,小到用药来消除糜烂面或者炎症,大到直接用LEEP刀切除患者宫颈。

后来,随着医学知识体系、临床诊断标准的不断更新,在年的教材书中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一错误认知,用“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来取代。

单纯的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由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及早期子宫颈癌也会出现这种糜烂样的改变。

所以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测(液基细胞检测)和(或)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排除SIL或子宫颈癌,没有问题就不要担心了。

宫颈肥大

一说“宫颈肥大”,有人立刻吓破了胆:“我连自己变肥都怕,更别提身体里那么私密的宫颈了!“

但是,宫颈肥大真没有那么可怕!

■是什么?

宫颈肥大也比较常见,属于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结缔组织增生,让宫颈看起来变大了。可参考如下对比图:

(健康的宫颈)

(宫颈肥大)

■要不要治疗?

单纯的宫颈肥大只是一种表现,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如果合并其它炎症,就需要根据情况接受治疗了。

宫颈腺囊肿

这个也是很常见的,很多女性平时并没有什么症状,在检查后突然会被告知有宫颈腺囊肿或者宫颈纳氏囊肿。

有一些人回家后网上一查:宫颈腺囊肿是因为性生活次数太多被磨破!心想完蛋!这可怎么办?便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这个病也是个“纸老虎”!

■是什么?

绝大多数都是子宫颈的正常生理性变化。

是由于在子宫颈转化区内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纤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

浅部的子宫颈腺囊肿检查发现子宫颈有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小囊泡。有些类似于长痘痘的样子。如下图:

■要不要治疗?

子宫颈腺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

但深部的子宫颈腺囊肿,子宫颈表面无异常,仅表现为子宫颈肥大,需要与子宫颈腺癌区别。

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通常发生在育龄期,尤其是40岁以后。目前病因还不清楚,宫颈的慢性炎症和激素因素可能起一定作用。

■是什么?

是子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子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

检查的时候会看到单个或多个外观呈舌状、泪滴状或小叶状,质软而脆的红色、紫色或肉色的增生物,直径通常小于3cm。如下图:

■要不要治疗?

有症状(比如出血、分泌物较多)、较大(≥3cm)或表现不典型的息肉应该摘除。

临床上的治疗方式:

1.一般息肉切除术会用镊子夹住息肉的基底部,将其拧断。

2.如果可以看到基底部,会对息肉进行灼烧,预防出血并减少复发的几率。

3.如果基底部较宽,会使用活检钳摘除息肉的主要部分,并采用电外科或激光破坏基底减少复发几率。

4.虽然息肉很少恶变,但摘除的息肉需要做组织学检查,排除有没有恶性病变。

宫颈炎

宫颈炎是子宫颈的炎症,也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因为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相延续,所以阴道炎症都会引起子宫颈阴道部炎症。

可分为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

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少部分可出现阴道脓性或者黏液脓性(黄色)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还可出现月经间期或同房后出血,如果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常由感染(衣原体感染、淋病)引起,但在很多病例中无法具体确定病原体。性行为也是主要危险因素。

治疗原则有两种:

1.在没有获得是哪种病原体检测结果前,可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如口服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2.在检测结果显示具体的病原体感染后可针对性的治疗:

●淋球菌感染给予头孢曲松钠mg肌注联合阿奇霉素1g口服。

●衣原体采用阿奇霉素1g口服,或多西环素口服一日2次,一次mg,连服7日。

●生殖器支原体因多西环素耐药常见,也有阿奇霉素耐药的报道,可莫西沙星一次mg,一日1次连用7-10天。

●细菌性可口服或或阴道使用甲硝唑治疗。

■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指的是导致急性宫颈炎的常见病因已经得到治疗或者排除,但异常体征仍然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少部分患者有持续黏液脓性宫颈管内分泌物。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子宫颈息肉、子宫颈肥大就属于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通常由非感染病因所致。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两剂长效的甲羟孕酮或者硝酸银烧灼出血点可能对一些患者有效。

如果治疗无效,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电烙术、激光或浅表的宫颈环切术可成功减少其它方法无效且病因不明的持续性黏液脓性分泌物,但在进行任何消融治疗(指前面的那些治疗)之前都必须通过活检排除恶性病变。

宫颈作为人体生殖系统的“重要嘉宾”,不仅是”疾病“的重灾区,也是谣言的聚集地。

但要注意

单纯的“宫颈糜烂”、宫颈肥大,不需要治疗,如果有人让你治,请头也不回的走!

宫颈腺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但深部的子宫颈腺囊肿,而且有身体不适症状(比如同房出血),则需要根据情况治疗。

宫颈息肉,有症状(比如出血、分泌物较多)、较大(≥3cm)或表现不典型的息肉需要摘除,且摘除的息肉需要做组织学检查,排除有没有恶性病变。

急性、慢性宫颈炎,需要根据情况治疗。

宫颈问题,很多人都会碰到,这一点也不可怕。重要的是,医院或者线上诊疗机构,找到专业的医生,正确的判别我们的身体处于哪种状态,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同时自身也要不断的学习正确的知识,树立健康的理念,当发生疑惑的时候,自己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参考资料

1.第九版妇产科学

2.uptodate临床顾问uptodate临床顾问uptodate临床顾问uptodate临床顾问

(可上下滑动查看)

排版:刘平铎

作者:徐睿言

责编:娜比

医学审核:徐睿言

图片:网络/十月呵护漫画组,侵删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zz/10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