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整天头疼流脓涕,去医院看病还照了片子,医生说我患了鼻窦炎,是不是要开刀了?好害怕嘤嘤嘤……
A:嗯,那就是患了鼻窦炎,不过先不要太紧张,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辅助进行鼻窦给药疗法,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呢~
Q:…啊!!那真是太好了,不过鼻窦给药疗法是什么呢?
鼻窦给药疗法亦名普罗兹疗法(Proetztherapy)。通过利用负压使药液进入鼻窦、以达到促进鼻窦引流之目的。此法适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尤宜用于儿童慢性鼻窦炎。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鼻窦给药疗法。
何为鼻窦给药鼻窦给药是用间歇吸引法抽出鼻窦内空气,在窦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停止吸引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滴入鼻腔的药液经窦口流入窦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其适用于慢性额窦、筛窦、蝶窦及慢性全组鼻窦炎。
(Q:我只关心怎样操作啊啊啊……)
操作步骤1、准备物品:治疗盘、橄榄头、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配以生理盐水及其他药物)、负压吸引装置等。
2、摆放体位:取仰卧垂头位,即患者平躺于治疗床,肩下垫枕,颈伸直,头后仰,使颏突与外耳道口的假设连线下延并垂直于床面。
3、药液淹没窦口:取微温之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等药物并配生理盐水约2-3ml,自治疗侧前鼻孔缓慢注入鼻腔。启动负压吸引器:先在吸引器的皮管末端接一中空橄榄头,开启并调节吸引器负压。
4、变压置换:以橄榄头塞闭治疗侧前鼻孔进行负压吸引,同时指压另一侧鼻翼使该侧鼻孔关闭,嘱患者匀缓地发出“开、开、开……”音,此时对侧前鼻孔和鼻咽齐闭合,使鼻腔及鼻咽腔共为一封闭腔并且呈负压状态;移开治疗侧橄榄头,松开另一手指,“开”音短暂中断,此时“三口”齐开,鼻腔及鼻咽腔内压力恢复正常;如此交替进行,各约1-2秒钟,共施行约1分钟后停止治疗。
4、若另一侧鼻窦也有病变,可依同法施之;或一开始就双侧鼻腔同时滴药,左右交替进行;年幼不能合作者,应告之其尽量张口,可任其哭叫,因哭叫也近乎发“开”音。
5、治疗后事宜及疗程:经鼻窦给药治疗完毕之后,患者头部应处于直立位,至少15分钟内不宜摸鼻或弯腰,以便部分药液留于窦内。疗程: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
治疗原理
1、头位一旦后仰到位,再注入适量药液,各窦口便会淹没在药液的水平面下。
2、当发“开”音的瞬间,软腭上举,鼻咽腔后下口闭合;当“开”音中断的瞬间,软腭复位,鼻咽腔后下口开放。
3、平时鼻腔——鼻咽腔内的压力(腔内压)与窦腔内的压力(窦内压)基本上同处于等压(常压)状态;施治时,使“三口”齐开或齐闭,且每于闭合时加以吸引,必使腔内压和窦内压二者之间产生正负压交替性变化,这样脓液得以排出窦外,药液得以进入窦内。
4、因窦口极小,平常滴入鼻腔之药液得以进入窦内;施用置换法之后,仍因窦口甚小,故药液不致短时流出窦外,此有利药效发挥。
(Q:看来鼻窦给药也并没有很痛苦嘛)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先以1%麻黄碱等药物收缩中鼻道及嗅裂等处粘膜,以利窦口开放;鼻内多痂者宜先行鼻腔冲洗;合并有萎缩性鼻炎者在治疗时忌用麻黄碱,可改用生理盐水。
2、操作者动作要轻巧,抽吸时间不可过长、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头痛、耳痛及鼻出血,如发现此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吸引。
3、在急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不用此法,以免加重出血或使感染扩散。
4、高血压患者不宜用此法,因治疗中应用麻黄素,所取头位和鼻内的真空状态可使病人血压增高、头痛加重。
5、鼻腔肿瘤及局部或全身有病变而易鼻出血者,不宜采用此法治疗。
通过介绍,相信你已经了解关于鼻窦给药疗法的相关知识啦,事不宜迟,如有鼻窦炎,立即到院检查、治疗。
扫码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