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不要养成掏耳的习惯,家长也不应该常给宝宝掏耳朵。有的家长喜欢用发卡及掏耳朵的小勺给宝宝掏耳朵,这样做是有害并十分危险的,极容易引发孩子的耳病。
耳屎在医学上又称为“耵聍”,是外耳道内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粘稠物质。当宝宝耳道内有少量的耵聍时其实是可以对外耳道的皮肤有保护作用的,并能够阻挡一些灰尘及小虫子对耳膜的侵害。一般情况下,耳道内干燥的由耵聍形成的小块耳屎能够随着宝宝说话、咀嚼或其他头部活动时候慢慢往外移动而自动掉落,是不需要做特殊清除处理的。
宝宝的外耳道皮肤非常娇嫩,当掏耳朵时,很容易挖破外耳道的皮肤,这样会使皮肤表面的细菌进入伤口内而导致感染,形成外耳道疖。当家长有脚癣或带有其他细菌的时候,给宝宝挖耳时会将真菌无意中感染外耳道。
而且有的家长很喜欢用自己的手指给宝宝掏耳朵,这样一来,手中的细菌就非常容易进入到宝宝的耳道内了。另外,宝宝的耳道比较窄且深,如果掏耳朵时宝宝乱动,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鼓膜受伤穿孔的情况,影响宝宝的听力。
如果长期掏耳朵会使外耳道皮肤慢性充血,反而会刺激耵聍腺分泌旺盛,使耵聍越积越多,最终堵塞耳道。
当家长看到宝宝耳屎比较多的时候,医院由专业的仪器讲耳屎取出。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