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耳药法所治疗的常见疾病
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真菌病,
大疱性鼓膜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以下情况禁止滴耳
已经干燥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
外伤性鼓膜穿孔
外耳道皮肤药物过敏呈红肿者
滴耳液的滴入方法
侧卧且患病的耳朵朝向上方
2.左手牵拉耳廓,使外耳道变直
3.右手持药瓶将药液轻轻沿外耳道后壁,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
4.轻压耳屏,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注入耳内
5.保持原位5-10分钟,再起床。
注意事项
滴药温度应接近体温,以免刺激迷路引起眩晕、恶心等不适,可将药液握在手心加温至体温。
牵拉耳廓时成人向后上方牵拉,小儿向后下方牵拉。
c.如双耳均须滴药,应滴完一侧后间隔数分钟再滴另一侧。
常见滴耳药物及作用
1.泰利必妥滴耳液抗感染。
2.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
3.氯霉素滴耳液抗感染。
4.硼酸酒精保持外耳道及鼓室干燥。
5.碳酸氢钠(5%NAHCO3)软化耵聆及干痂。
6.酚甘油止痛,软化耵聆。
太和县耳鼻咽喉科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