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郑国坊间有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非常爱惜,从不舍得有一丝一毫损伤。因为他坚信《孝经》中的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那年,这人脸上长了一个指甲盖大的疖子,邻居是个医术很高明的老郎中,劝他说割掉吧,不然既影响美容,又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这人听了很不服气,以为郎中为了赚钱而危言耸听,同时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受之于父母,即便是个疖子,自己也没有权利去除,否则就是大不孝。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疖子越长越大,长成小拳头一样大,又红又肿,闪闪发亮。这人张嘴说话都碍事了。郎中劝他赶快手术还来得及,否则会危及生命。可他还是坚持不让手术,说郎中不光要赚他的钱,还想让他背负不孝的恶名。
后来,疖子越长越大,都有这人半个脑袋大了。医生摇摇头,说,这人病入膏肓,即便神仙也救不了他了。果然,没过几天,这人突然便呜呼哀哉了。
郎中说,这人的疖子原本是恶性的,如果听人劝,早做手术,早治疗,兴许还能多活几年,可他不听劝告,固守教条,爱惜过了头,致使有病不医治,早早送了性命,根子在愚孝上。
老郎中最后叹了口气说,这种愚孝其实也是一种病,发作起来甚至比肉体的疾病更可怕。可惜得这种病的人并不是个别,而且还有传染和代代相传趋势,岂不悲哉!而治疗也不是没有办法,药方就是——明是非!
这个故事看似荒诞不经,难以置信,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还少吗?也许就发生在你、我、他身上!不信找找看,说不定会惊出一身冷汗,早把皮袄准备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