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护
耳
听力
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为了提高大众爱耳、护耳意识,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我们搜集到了一些关于“保护耳朵”的知识贴来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损伤孩子的听力因素有哪些?
01
掏耳
当很多孩子叫嚷耳朵痒时,有些父母会信手取来发夹、短木棒、毛线针等物,甚至直接用纤长的手指甲,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掏挖。这时,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极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处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还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也就乘虚而入,引起感染,要知道鼓膜参与声音传导,若鼓膜穿孔会直接影响儿童听力。
02
中耳炎
提醒各位家长,由于耳咽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幼儿在伤风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常会引起中耳腔的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当中耳腔内脓液不断增多时,孩子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中耳腔内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鼓膜不断遭到破坏,穿孔越来越大,对听力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03
药物中毒
孩子患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时,如医生盲目给孩子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是发生在孩子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因而,我们建议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耳毒性药物。
04
外伤
发现很多小朋友会有耳外伤的情况,原因包括:孩子淘气时,有些父母盛怒之下,不分清红皂白给孩子几个巴掌;喜庆佳节,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鼓膜;游泳时,孩子一侧耳朵先撞击水面。以上的外伤都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
05
噪音
发现有些孩子在收看电视或收听音乐时往往喜欢把音量开得很大;有的孩子还听立体声音,戴上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无论在行走或做功课时都不愿取下。殊不知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对内耳听觉器官的神经末梢造成不良刺激,对听力的损害也很大。
保护耳朵的小常识
了解了常见的损伤耳朵听力的因素,Eleven老师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些爱耳护耳的小知识啦!
减少时尚的噪音
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用耳机听音乐、在音箱的震撼声中打游戏......这些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你宝贵的听力。噪音对听力的损害是缓慢的、进行性的,而且难以治疗。Eleven老师建议大家不要频繁置身于嘈杂的环境中,即便是偶尔,也要隔半小时或二十分钟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
杜绝随意的掏耳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行为,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外耳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自行排出,不要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不要自己掏。
擤鼻涕的方法要正确
有鼻炎、咽喉炎的小朋友,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的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及听力下降。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
游泳期间注意安全
不少家长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游泳就会引起耳道感染,其实不然。通常,耳部健康、正常的人游泳都不会造成感染。但是,如果耳部的硬块耵聍已经形成栓塞,耳朵一旦进水,耵聍就会变软膨胀,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出现问题,甚至已经穿孔。深水会对鼓膜造成压力,容易引起眩晕,也会引起感染。小朋友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进到耳朵里,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签轻轻吸干。
一日三做耳朵操
提醒每一位小朋友,我们的耳为宗脉之所聚,里面分布着诸多穴位,它们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早拍、午捏、晚搓,做耳操可祛病健体。
·每天早晨用双手掌拍打双耳次。
·中午可捏耳垂眼穴及周围区域,每次捏到耳廓发热。
·晚上坚持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搓摩双耳各40次,毛巾凉了换热毛巾再搓,还能防治感冒呢!
保护耳朵,从日常小事做起!
耳朵保健操
第一步:搓耳朵
先搓热双手,双手置于双耳的耳廓处,来回搓10-20次。
第二步:揉耳垂
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拇指和食指反复揉捏,30-60次。
第三步:揉耳垂拉耳尖
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廓尖端向上提、拉,使局部发热发红,30-60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