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外耳道疖治疗专科医院 >> 外耳道疖病因 >> 奇异植物第一弹冒充红菇的不只牛肝菌,还有

奇异植物第一弹冒充红菇的不只牛肝菌,还有

 

在秋冬季节,如果你在华南地区登山,也许你会碰到这些长相奇特的蘑菇(植物?)

和尚的小脑袋?

杨梅?

这样

毛笔?

蜡烛?

或这样

▲穿着白边蕾丝粉红裙?

没错,上面的小可爱都是红冬蛇菰,隶属于蛇菰科蛇菰属。因蛇菰属植物像蛇探出的脑袋,又像蘑菇,被人们称为“蛇菰”。

它们可不属于蘑菇家族,而是高等植物。其两者区别在于菌类是由菌丝、子实体构成,繁殖靠孢子的传播,而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繁殖靠种子或其它营养繁殖。

01

初识蛇菰

初识蛇菰是在一档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印象最深的是在湖北神农架拍摄的一期,神农架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不乏许多名贵药材。

外景记者在向导带领下,找齐了被誉为“神农四宝”的中草药——头顶一颗珠(延龄草)、江边一碗水(南方山荷叶)、文王一支笔(蛇菰)、七叶一枝花(重楼)。

▲头顶一颗珠(延龄草)

▲江边一碗水(南方山荷叶)

▲文王一支笔(蛇菰)

▲七叶一枝花(重楼)

名字生动形象又赋予诗意,传于民间的还有它们的历史故事。

“文王一支笔”的来源

传说周文王曾经过神龙架,他迷醉于神农架的清绝之景,于是一边饮酒赏景,一边批阅公文,醉后不慎将笔失落山崖之下,后来这笔便化为“文王一支笔”这味药草。

也有另一种说法,传说周文王路经神农架,曾用它当笔写诗作画、批阅公文,故得此名。

02

蛇菰为何被误认为蘑菇?

原因有二:

蛇菰属植物通常全体赤红,无叶绿素,为全寄生植物,靠根茎上的吸盘从大树的侧根获取养分。

(蛇菰内心os: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算了,这点绿,还是留给邻居吧。)

形状似蘑菇。

▲红冬蛇菰的雄花

①无正常根,根茎粗,表面常有疣瘤或皮孔。“根茎”,是茎,不是根,指延长横卧的根状地下茎。因为寄生的原因,根就被无情抛弃了。

②根茎以上抽出花茎,顶端生雄花序或雌花序。

▲红菇

▲红冬蛇菰

03

蛇菰科的雄花和雌花

中国植物志记载:

蛇菰科的花为单性,雌雄花同株(序)或异株(序)。同序时,雄花常混杂于雌花丛中或着生于花序顶部、中部或较多地在基部。

植物分类爱好者总是着迷于植物形态的多样化,现在一同去瞧瞧蛇菰科植物雌雄花的各种排兵布阵吧~

雌雄花异株

01

如红冬蛇菰和疏花蛇菰,也是地质公园仅有分布的两种蛇菰科植物。

顶着锃亮和尚小脑袋的是红冬蛇菰的雌株,而穿着白边蕾丝粉红裙的却是雄株!(白色的结构是花药)

▲雌株

▲雄株

疏花蛇菰的花序均为圆柱状。

▲雌株

▲雄株

雌雄花同株

雄花混杂于雌花丛中

02

如鸟黐蛇菰。

雌雄花同株

雄花着生于花序顶部

03

如海南蛇菰,雄花着生于花序的基部(10-20朵)和花序的顶部(3-8朵)。

雌雄花同株

雄花着生于花序中部

04

未找到雄花纯粹生于花序中部的物种。

雌雄花同株

雄花着生于花序基部

05

如杯茎蛇菰、川藏蛇菰。

▲杯茎蛇菰

▲川藏蛇菰(像不像麦克风?)

04

蛇菰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中记载:“秋霜浮空,如芝、菌涌生也,其色赤脆。盖覃类也,气味甘、苦,无毒,主治醒神、治酒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将蛇菰属植物误认为菌类,但他也指出蛇菰有解酒醒神的功效。

《本草纲目》将蛇菰以“葛花菜”、“葛乳”之名予以收载,称“诸名山皆有之,惟太和山(今武当山)采取,云乃葛之精华也”。表明武当山所产的药材质量最佳。鄂西北武当山及神农架地区分布有5种,在全国应用较多的有14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蛇菰具有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菌、解酒毒、保肝的作用,在开发治疗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炎方面的新药、开发新的医疗保健产品等方面有很大前景。有限的野生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因此人工培育扩大药源将成为必然。

最后,我想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发表一些个人观点。先前发了两篇植物科普文章,关于紫纹兜兰和粤紫萁。之后就有人来询问其具体位置,基于保护资源的原则,我们没有告诉他们,但是也暴露了地质公园管辖区内有这些植物,这是我们在科普工作中的一个疏忽。

“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一种很好的方式就是——保密。”在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dnfm.com/wadzz/11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