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后,再点击右上角
设为星标/置顶,方便查找
夏
枯
草
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性寒,味辛、苦。
归肝经、胆经。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冬叶夏却枯,独质众卉无。 辛苦粗拙无闷孤,易得功甚书。 瘰疬鼠疮先投,早于世界夏枯草作为我国最早的一味抗结核药,年前就被载入《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专治淋巴结核,是瘰疬专药。 《植物名实图考·;夏枯草》云:“余谓兹草不与众卉俱生,不与众卉俱死,有独立之概,乃为赋。”又有:“苕黄箨零,乃蕃滋兮。苦雾悲泉,甘以怡兮。百英炜煌,独沉寂兮。非无俱无闷之俦,孰能敌兮。”对夏枯草独特品质作了高度的评价。 陈长明有《醉扶归》云: 品味辛兼苦,香色拙且粗; 历雪经霜独夏枯,伟质先生慕。 何止精雕画图,体物还留赋。 明代医家薛已对夏枯草评价是“其草易得,其功甚多”。 早在多年前《神农本草经》载“主寒热瘰疬、鼠疮”。比西方发明抗结核药不知早了多少世纪,是值得骄傲的。 我国每年向南洋群岛输出不少夏枯草,华侨用其泡茶预防夏日疮毒疖子。 前苏联用夏枯草治疗高血压,能持久下降。 传说从前有个秀才,母亲得了瘰疬病,脖子肿又流脓水。人们都说这病难治,秀才听了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 一天,乡里来了个郎中,看过秀才的母亲后说:“山上有种草药,能治愈你母亲的病。”郎中说完便上山去采集了一种紫色花穗儿的野草回来,让秀才母煎汤内服。果然,喝了十多天后,病就慢慢的痊愈了。 秀才十分感激,挽留郎中在其家里,盛情地款待。郎中白天上山采药、卖药,晚上就在其家里和秀才聊天。这一来,让秀才对医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郎中临走前,还领秀才上山,指着一种长满圆形叶子、开着紫色花儿的野草说:“这就是治好你母亲瘰疬病的草药,千万记住,夏天一过,药草枯死,便采不到。若要备用,需及时采集。”秀才漫不经心地说:“记住了。” 事后县官的母亲也得了瘰疬病,为医治母病心切,县官四处张榜求医。秀才看后自认胸有成竹而前去揭榜,随后便上山采药,可他寻遍了附近山坡野地,却连一棵药草也没有找到。县官随认定秀才是个江湖骗子,便当众鞭打他五十大板。 直到第二年春末夏初,郎中行医到乡间,秀才对他埋怨道:“你害得我挨了县官五十大板,痛得好苦呀!”郎中了解缘由之后,摇头叹道:“去年临走时,我曾告诉你,要记住!夏天一过,这草就会枯死,就采不到了。”说完,便领着秀才上山,可见满山遍野盛开着紫色花儿的药草。秀才这才恍然大悟,为了吸取教训,他就把这草药,命名为“夏枯草”,以此提醒自己,这种草药只在春末夏初才能采得到。 民间还流传着另一段传说: 从前有位书生名茂松,为人厚道,自幼攻读四书五经,然而却屡试不第。茂松因此终日郁闷,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如蚕豆般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久医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这年夏天,茂盛父亲不远千里寻神农。一日,他来到一座山下,只见遍地绿草茵茵,似入仙境。他刚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 茂松爹怎么也没有料到,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农的药圃。此时,神农正在给药草浇水施肥,见有人晕倒急忙赶来救治。茂松爹醒来,谢恩并诉说了自己的苦衷。神农听罢,从草苑摘来药草,说:“用此草上端球状部分,煎汤服用。”又说:“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黄时采集入药,有清热散结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后来,父子二人广种夏枯草,为民治病,深得人心。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免疫抑制、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抗细胞毒作用。
薄层层析鉴定证明,不同生长时期的果穗(红棕色、青色、黑色)均含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夏枯草皂苷A、夏枯草皂苷B、伞形花内酯、油酸等成分,黑色果穗所含熊果酸的量较低,而根和茎叶检不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脾胃气虚者慎服。
用量9~15克;大剂量30克,水煎服。用治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①治羊癫风,高血压病:夏枯草(鲜)90克,冬蜜30克。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②治口眼歪斜:夏枯草9克,胆南星1.5克,防风3克,钩藤3克。水煎,引点水酒卧时服。(《滇南本草》)
③治肝气胀痛:夏枯草30克。煎水服之。(《吉人集验方》)
④治瘰疬,不问已溃未溃:夏枯草9克,大黄0.9克,甘草0.6克。水煎,顿服。(《方家方选》夏枯草汤)
⑤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6克,米饮下,食前。(《纲目》引自《徐氏家传方》)
点击左下方原文链接,可以免费看视频学习中药学往期精彩回顾中药传说:16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利器
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右下角点个"在看吧↓医术交流赞赏有礼物??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