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宝宝喜欢抓耳朵,家长认为这是很平常无意识的动作,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有很多疾病会引起宝宝耳朵不舒服,家长不能大意,要仔细找到原因及时处理。
01
中耳炎
由于婴幼儿咽鼓管短而宽,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近于水平位,如果发生呛奶可以使奶水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此外,宝宝患感冒时,鼻咽部的细菌容易沿咽鼓管进入中耳。
孩子在2岁以前患中耳炎是说不清自己什么地方疼的,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你。
如果他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左右摇头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征。因为耳朵里不舒服,宝宝会试图通过摇头来减轻症状。
所以,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发烧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状。
宝宝连续3天发烧,吃了药以后热度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
此外,孩子突然变得烦躁,不停地哭,而且夜里也因为疼痛而睡不好觉,也可能是患了中耳炎,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02
外耳道湿疹
外耳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
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可能与变态反应、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先天性过敏体质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婴幼儿外耳湿疹多在生后两个月左右发病,主要发生在耳廓前后皮肤、耳廓后沟或耳周皮肤,湿疹外形可以是很小的斑点状红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也可以表现为丘疹、水疱、糜烂、浆液性渗出、黄色结痂等。
一般痒感明显,因此宝宝会不停地搔抓耳部,有的小儿可因此影响睡眠和食欲。此病往往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时在出牙时,可以加重病情。
对比较干燥,无渗出者,可用膏软外涂,注意保护病损部位,以便结痂脱落愈合;干痂较多时,先用水清洗后再用药。
渗出液较少者,先涂擦洗液,干燥后涂霜剂。
渗出液较多者,用洗剂清洗渗出液及痂皮,再用湿敷,待渗出液减少后,再用上述药物治疗。
03
外耳道耵聍
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称耵聍栓塞。
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甚至眩晕,遇水后耵聍膨胀,完全阻塞外耳道,使听力减退,还可刺激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若压迫刺激鼓膜,可致耳鸣。
有些小孩偶尔会听到耳朵里边有悉悉索索的声音。
在洗头、游泳时,水流进外耳道使耳屎膨胀,更会出现上述现象。
小宝宝会因为耳朵不适有烦躁不安,拉耳朵,摇头晃脑等表现。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的耳屎对宝宝有害无益,所以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的耳屎,但是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04
耳朵异物
由于宝宝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玩黄豆、花生米、珠子等小东西时,可能将这些东西塞进了耳朵内。
有的在户外玩时,偶尔可能小飞虫钻进了耳朵。当异物进入耳朵后,宝宝会感到耳朵闷堵不适,出现抓自己耳朵现象。
05
长牙
宝宝在长牙时萌出的牙会刺激到牙龈神经,引起牙龈痒、疼痛等症状,并流出许多口水。
宝宝平躺时这种不适感可以从牙龈传到耳部。
因此宝宝会不停地揉搓自己的耳朵,这种情况不需要处理。
你也许还会想了解
矮小丨呕吐丨咳嗽丨常见外用药丨积食丨智力丨淋巴结肿大丨吮吸手指丨新生儿护理丨断奶丨食疗丨皮炎丨肚子痛丨西药丨中药丨小儿近视丨哮喘丨喂药技巧丨小儿包皮丨尿床丨小儿肥胖丨小儿逆反丨小儿妇科病丨恋物丨奶粉过敏丨红屁股丨婴儿猝死丨母乳喂养
本文作者:
医院时毓民教授
如果您有关于育儿相关问题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