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救援人员在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图片来源:新华网
10月10日发生的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正在全面深入的调查处理中。根据有关部门的初步调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造成的巨大人员财产损失以及初步调查结果,再一次引发了公众对货车超载现象的担忧。不少公众诘问:交警怎么能让超载车上高架桥,大货车和小轿车一起混行在交通道路上,岂不是放大了隐患?如此给公共安全造成的风险绝不可听之任之!
货车超载是个老问题,从开展治理至今20多年来一直禁而未绝。从大范围的普遍现象缩变为小行业的“潜规则”,越治越超、越超越重,风险和隐患叠加存在,俨然成为一个与治超共生的毒瘤。
无锡货车超载重大事故实证,风险与危害“一步之遥”之说绝非戏言。
超载变为运输市场之“痈”,是多方原因累积的后果:从事货运的公司或私人车主抱怨,不超载无法获利;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感叹,监管力量不足,治超和超载演变成“猫抓老鼠”的游戏,循环上演;一些专家学者质疑,对超载行为罚款和扣证,责任过轻;每一次事故发生后公众都诟病,超载是“秃头上的虱子”,看不见、抓不住、管不好无非是托词。
治超不能忽视超载发生的根源,从市场交易而言,货运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运价随行就市,但运价过低和竞争无序推升了超载的发生;从运输车辆而言,出厂的货车符合规范,但出厂后的改装却一直非常混乱,管理没有跟上;从运管而言,以罚代管普遍存在,超了罚、罚了超,有些治超机构甚至“放水养鱼”,超载成了“灯下黑”,为“打不死的小强”提供了生存土壤;从制度构建而言,对超载的法律处罚不够严厉,震慑力度不够。
超载之祸不断发生,公众的呼声不能漠视,制度和机制的漏洞不能掩盖,管理时紧时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当然更不能无视。无锡超载事故给社会敲响了警钟,有关方面应该好好想一想网友们的呼吁:治超能否像治理酒驾一样来个“刮骨疗毒”!
更多新闻高校博物馆部分文物是赝品?各方回应来了
羡慕!这个地方试点教师“相亲假”“亲子假”“孝亲假”
世界粮食日|让你吃太饱的大米,原来这么不容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